曰喜怒曰哀惧三字经(曰喜怒曰哀惧三字经拼音)

22 0 2024-05-24

曰喜怒曰哀惧三字经

简介

《曰喜怒曰哀惧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传说是南宋时期教育家赵与时所作。全书仅有72字,分三节,以三字一句的形式,阐述了人性的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感,以及道德规范和处世之道。

一、喜怒哀惧

曰喜怒曰哀惧:人之本性,有四种基本情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的人希望他活着,厌恶的人希望他死去。

曰喜怒曰哀惧三字经

简介

《曰喜怒曰哀惧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传说是南宋时期教育家赵与时所作。全书仅有72字,分三节,以三字一句的形式,阐述了人性的喜、怒、哀、惧四种基本情感,以及道德规范和处世之道。

一、喜怒哀惧

曰喜怒曰哀惧:人之本性,有四种基本情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喜爱的人希望他活着,厌恶的人希望他死去。

哀己而怒人:因自身的不幸而愤怒他人。

力不足请教人:能力不够时,要向他人求教。

无所求于人:不依靠他人,自力更生。

二、道德规范

欺人者人恒欺,自欺者人恒自欺:欺骗别人的人也会被欺骗,自欺欺人的人也会遭到报应。

施恩不求报:做善事不图回报。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行不积累,不足以成名;恶行不积累,不足以身败名裂。

人有善有恶,惟辨才得中:人都有善恶两面,只有明辨是非才能得中。

三、处世之道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见到好事要主动去做,见到坏事要避开。

恶人当避之,如避猛兽然:遇到坏人要远离,如同避开猛兽一样。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积德行善的人家,后代必有福报;作恶多端的人家,后代必遭殃祸。

怒不可遏,喜不可极:生气不能太盛,高兴不能太极。

哀不可过,惧不可甚:悲伤不能太深,恐惧不能太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