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宫(百家姓宫的排名)
百家姓宫
简介
百家姓宫,又称百家祠堂,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闽江江心洲,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姓氏祠堂建筑群。祠堂始建于宋朝,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百家姓宫是研究中国姓氏文化和宗族史的重要场所。## 历史沿革### 宋代至元代百家姓宫的始建年代未有明确记载,据推测始建于北宋时期。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曾游览百家姓宫,并留有《题百家祠堂》一诗,可见当时百家姓宫已具规模。元代,百家姓宫曾遭到火灾,后经重建。### 明代至清代明代,百家姓宫得到进一步修缮和扩建。嘉靖年间,福州知府汪鋐主持修建了“百家亭”,成为百家姓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百家姓宫又经历了多次修缮,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建筑,如“百世堂”和“千年庙”。### 近现代近代,百家姓宫曾因战乱和政治运动而受到损毁。20世纪80年代,百家姓宫开始得到保护和修缮。1991年,百家姓宫被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百家姓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百家姓宫建筑群依江而建,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由多个祠堂、亭台、廊庑组成。祠堂按照姓氏排列,每姓一祠,祠内供奉着该姓氏的祖先神位。百家姓宫的建筑风格以清代为主,具有闽南传统建筑特色。祠堂多为两层或三层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顶覆以红瓦。祠堂内部的装修较为精美,梁柱上雕刻有精美的花卉、人物和动物图案。## 姓氏文化百家姓宫供奉着中国绝大部分姓氏的祖先神位,共有478个姓氏。其中,陈、林、黄、张、郑为福建省五大姓氏,在百家姓宫中也有着较大的祠堂。百家姓宫是研究中国姓氏文化和宗族史的重要场所。祠堂中保存着大量的族谱、家训和文献资料,为人们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和家族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参观信息百家姓宫对公众开放,参观时间为每天8:00-17:00。游客可以参观祠堂、亭台、廊庑,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和宗族史。百家姓宫还提供导游服务,帮助游客深入了解祠堂的建筑和历史。
百家姓宫
简介
百家姓宫,又称百家祠堂,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闽江江心洲,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姓氏祠堂建筑群。祠堂始建于宋朝,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风格。百家姓宫是研究中国姓氏文化和宗族史的重要场所。## 历史沿革### 宋代至元代百家姓宫的始建年代未有明确记载,据推测始建于北宋时期。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曾游览百家姓宫,并留有《题百家祠堂》一诗,可见当时百家姓宫已具规模。元代,百家姓宫曾遭到火灾,后经重建。### 明代至清代明代,百家姓宫得到进一步修缮和扩建。嘉靖年间,福州知府汪鋐主持修建了“百家亭”,成为百家姓宫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百家姓宫又经历了多次修缮,并增添了一些新的建筑,如“百世堂”和“千年庙”。### 近现代近代,百家姓宫曾因战乱和政治运动而受到损毁。20世纪80年代,百家姓宫开始得到保护和修缮。1991年,百家姓宫被列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百家姓宫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百家姓宫建筑群依江而建,占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由多个祠堂、亭台、廊庑组成。祠堂按照姓氏排列,每姓一祠,祠内供奉着该姓氏的祖先神位。百家姓宫的建筑风格以清代为主,具有闽南传统建筑特色。祠堂多为两层或三层结构,外墙粉刷白灰,屋顶覆以红瓦。祠堂内部的装修较为精美,梁柱上雕刻有精美的花卉、人物和动物图案。## 姓氏文化百家姓宫供奉着中国绝大部分姓氏的祖先神位,共有478个姓氏。其中,陈、林、黄、张、郑为福建省五大姓氏,在百家姓宫中也有着较大的祠堂。百家姓宫是研究中国姓氏文化和宗族史的重要场所。祠堂中保存着大量的族谱、家训和文献资料,为人们了解自己的姓氏起源和家族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参观信息百家姓宫对公众开放,参观时间为每天8:00-17:00。游客可以参观祠堂、亭台、廊庑,了解中国姓氏文化和宗族史。百家姓宫还提供导游服务,帮助游客深入了解祠堂的建筑和历史。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闽江江心洲
交通:
可乘坐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闽江江心洲,然后步行至百家姓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