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勤勉之道)
##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 简介《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七篇中的第一篇,记录了孟子与弟子公孙丑关于仁政、王道、人性等问题的讨论。全文以对话形式展开,生动活泼,富含哲理,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理想。###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 1.1 原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然后可,何如?”孟子曰:“否,君子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 1.2 翻译公孙丑问道:“老师您如果能做齐国的卿相,就可以推行您的政治主张了,这样可以吗?”孟子说:“不对。君子如果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得到职位,是不会担任的。”#### 1.3 内容说明这段对话引出了孟子“道”与“位”的关系,即“以道得位”的思想。孟子认为,君子应该以道义为重,不能为了获取职位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二、 人皆可以为尧舜#### 2.1 原文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2.2 翻译孟子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2.3 内容说明这是孟子“性善论”的集中体现。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只要努力学习和践行仁义礼智信,就能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贤。### 三、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3.1 原文孟子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3.2 翻译孟子说:“现在人们突然看到小孩要掉进井里,都会产生惊恐同情之心。这不是为了讨好这孩子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誉,更不是因为厌恶那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感情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就不是人;没有羞耻心,就不是人;没有谦让心,就不是人;没有是非心,就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萌芽,羞耻心是义的萌芽,谦让心是礼的萌芽,是非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像有四肢一样。”#### 3.3 内容说明这段话是孟子“性善论”的核心内容,阐述了“四端”学说,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种心是人天生就有的,是仁义礼智的起源,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人的标准。### 总结《孟子·公孙丑上》是了解孟子思想的重要篇章,它不仅展现了孟子“以道得位”、“性善论”等核心思想,也体现了他仁政爱民的政治主张和崇高的道德理想。 ##
##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 简介《孟子·公孙丑上》是《孟子》七篇中的第一篇,记录了孟子与弟子公孙丑关于仁政、王道、人性等问题的讨论。全文以对话形式展开,生动活泼,富含哲理,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理想。### 一、 舜发于畎亩之中#### 1.1 原文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然后可,何如?”孟子曰:“否,君子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 1.2 翻译公孙丑问道:“老师您如果能做齐国的卿相,就可以推行您的政治主张了,这样可以吗?”孟子说:“不对。君子如果不是通过正当途径得到职位,是不会担任的。”#### 1.3 内容说明这段对话引出了孟子“道”与“位”的关系,即“以道得位”的思想。孟子认为,君子应该以道义为重,不能为了获取职位而放弃自己的原则。### 二、 人皆可以为尧舜#### 2.1 原文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2.2 翻译孟子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 2.3 内容说明这是孟子“性善论”的集中体现。他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成为圣人的潜质,只要努力学习和践行仁义礼智信,就能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贤。### 三、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3.1 原文孟子曰:“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3.2 翻译孟子说:“现在人们突然看到小孩要掉进井里,都会产生惊恐同情之心。这不是为了讨好这孩子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誉,更不是因为厌恶那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感情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就不是人;没有羞耻心,就不是人;没有谦让心,就不是人;没有是非心,就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萌芽,羞耻心是义的萌芽,谦让心是礼的萌芽,是非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像有四肢一样。”#### 3.3 内容说明这段话是孟子“性善论”的核心内容,阐述了“四端”学说,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种心是人天生就有的,是仁义礼智的起源,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人的标准。### 总结《孟子·公孙丑上》是了解孟子思想的重要篇章,它不仅展现了孟子“以道得位”、“性善论”等核心思想,也体现了他仁政爱民的政治主张和崇高的道德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