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又称(礼记又称什么或小戴记)
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被称为“礼”的集大成者。《礼记》又称《周礼》、《仪礼》、《礼器》、《曲礼》、《祭祀》等,是中国封建社会礼仪制度的规范和指南。
多级标题:
1.起源背景
2.成书历史
3.内容概述
3.1《礼记大全》
3.2《周礼》
3.3《仪礼》
3.4《礼器》
3.5《曲礼》
3.6《祭祀》
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重要经典,被称为“礼”的集大成者。《礼记》又称《周礼》、《仪礼》、《礼器》、《曲礼》、《祭祀》等,是中国封建社会礼仪制度的规范和指南。
多级标题:
1.起源背景
2.成书历史
3.内容概述
3.1《礼记大全》
3.2《周礼》
3.3《仪礼》
3.4《礼器》
3.5《曲礼》
3.6《祭祀》
起源背景:
《礼记》起源于中国春秋时期,是唐代起家礼学大成的产物。它整合了自周代以来的礼制经验,较完整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礼仪制度的演变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礼记》的名称来源于其系统编纂过程中所用的记载形式,以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礼制为主线,覆盖了诸多领域,如阶层、工作、生活、教育和祭祀等。
成书历史:
《礼记》形成于春秋时期,但其内容的完整编纂时间则要追溯到唐朝。唐代礼官崔宋贤为修订明代李奭的《太常礼》,在评选、整理和辑校时,广泛收集和汇编了各种文献并加以整理编纂,形成了今天的《礼记》。“礼器死则文乐生”即《礼记》的编纂经历。
内容概述:
《礼记》是一部大成的礼仪制度著作,囊括了各种方面的规范和指南。它分为《礼记大全》、《周礼》、《仪礼》、《礼器》、《曲礼》、《祭祀》等六部分。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礼记大全》,它囊括了整个古代中国社会的礼仪制度,是《礼记》的基本篇。
《周礼》部分,是关于周朝王室的掌权与继承、诸侯地位、奴隶制度等一系列社会制度的规定。《仪礼》部分,是介绍古代各种仪式和礼制。《礼器》部分,是关于古代礼器的种类、用途、形制等内容的详细介绍。《曲礼》部分,讲述的是特定场合中的礼仪。《祭祀》部分,讲述的是中国古代祭祀的内容、仪式和相关礼仪规定。这些部分全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习俗和社会制度的特点。
总之,《礼记》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重要指南,它不仅是一种行为准则的体系,更是中国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
(以上内容源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