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学之道原文及翻译(礼记大学节选大学之道)

5 0 2024-08-20

## 礼记·大学之道:原文、翻译与详细说明

简介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相传为曾子所作,实非一人一时之作。程颢、程颐兄弟十分推崇《大学》,认为它“是孔氏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将其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为“四书”,并作《大学章句》,为其作注。《大学》以简洁的文字勾勒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体系,从个人道德修养出发,推及齐家、治国、平天下,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将分段展示《大学》原文、翻译以及对重点内容的详细说明。### 第一章 大学之道

## 礼记·大学之道:原文、翻译与详细说明

简介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约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相传为曾子所作,实非一人一时之作。程颢、程颐兄弟十分推崇《大学》,认为它“是孔氏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朱熹将其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为“四书”,并作《大学章句》,为其作注。《大学》以简洁的文字勾勒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体系,从个人道德修养出发,推及齐家、治国、平天下,层次分明,逻辑严密,对后世影响深远。本文将分段展示《大学》原文、翻译以及对重点内容的详细说明。### 第一章 大学之道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翻译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详细说明

大学之道: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成年人的学问,与“小学”相对;二是指博大的学问。《大学》篇名取后者含义,指的是大人之学,是关于人生目标、实践途径和最终境界的学问。

明明德:

“明德”指人所固有的光明磊落的道德。“明明德”就是使原本就有的光明德性再次光大起来。

亲民:

“亲”同“新”,有革新、弃旧图新的意思。

止于至善:

“至善”指道德的最高境界。“止于至善”意为以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为最终目标。### 第二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翻译

古代那些想要使天下人都能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都必须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必须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必须先修养自身的品德;想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必须先端正自己的思想;想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就必须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必须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穷究事物的原理,知识就能获得,知识获得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思想才能端正,思想端正自身才能修炼好,自身修炼好家庭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天子,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德作为根本。

详细说明

八条目:

本章阐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途径,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

修身为本:

八个条目层层递进,以修身为根本。### 第三章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翻译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根本和枝末,任何事情都有它的开始和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第四章 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原文

古之格物者,本物而穷理,穷理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翻译

古代那些穷究事物原理的人,总是根据事物的实际情况,穷尽它的客观规律,规律穷尽了,知识才能完备,知识完备了,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了,思想才能端正,思想端正了,自身才能修炼好,自身修炼好了,家庭才能管理好,家庭管理好了,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这就是懂得事物根本的道理,这就是知识的最高境界了。

详细说明

本章再次强调“格物致知”是“修身”的起点,“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

总结

《大学》作为儒家经典著作,其思想核心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它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认为只有每个人都注重自身的道德完善,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和谐安定。这种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