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讲弟子规(细讲弟子规1到40集视频)

7 0 2024-09-03

## 细讲弟子规### 简介《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由清朝儒学家李毓秀编撰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它以儒家经典《论语》为基础,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内容涵盖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弟子规》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入则孝:

阐述如何孝敬父母,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言行举止等。

出则弟:

阐述如何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包括在学校、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和礼仪。

## 细讲弟子规### 简介《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间,由清朝儒学家李毓秀编撰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它以儒家经典《论语》为基础,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释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内容涵盖了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待人接物、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弟子规》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入则孝:

阐述如何孝敬父母,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言行举止等。

出则弟:

阐述如何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包括在学校、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和礼仪。

谨言行:

阐述如何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包括说话、做事、学习、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原则。### 一、入则孝#### 1.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呼唤,应答要及时,不可拖延、怠慢。这体现了对父母的尊重和孝顺。#### 2. 父母命,行勿懒:父母的吩咐,要立即行动,不可懒惰、拖延。这强调了对父母的服从和积极性。#### 3.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教诲,要恭敬地聆听,不可顶撞、反驳。这体现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学习的态度。#### 4. 父母责,须顺承:父母批评指责,要顺从接受,不可辩解、反抗。这体现了对父母的理解和谦虚态度。#### 5. 父母过,须谏诤:父母有错误,要委婉地劝谏,不可顶撞、羞辱。这体现了对父母的爱护和责任感。#### 6. 父母忧,须孝敬:父母忧愁,要尽心尽力地孝敬,以减轻他们的忧虑。这体现了对父母的爱和关怀。### 二、出则弟#### 1. 兄道友,弟道恭:兄长要以朋友般的态度对待弟弟,弟弟要以恭敬的态度对待兄长。这强调了兄弟之间的友爱和尊重。#### 2. 兄友弟恭,长幼有序:兄长要友爱弟弟,弟弟要恭敬兄长,长辈要尊严,晚辈要谦逊,保持长幼有序的秩序。这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长敬幼的礼仪规范。#### 3. 兄责弟,弟当受:兄长责备弟弟,弟弟应该接受,不可顶撞、反驳。这体现了兄弟之间的包容和理解。#### 4. 弟事兄,敬爱之:弟弟侍奉兄长,要以敬爱之心对待。这体现了弟弟对兄长的尊敬和爱戴。#### 5. 泛爱众,而亲仁:要广阔地爱护所有的人,但要亲近有仁德的人。这强调了要友爱所有的人,但要与品行高尚的人亲近。### 三、谨言行#### 1. 言出有信:说话要诚实守信,不可说谎、欺骗。这强调了言行的真誠和正直。#### 2. 不妄语:不可说没有根据的话,不可造谣、诽谤。这强调了言语的真实性和负责任。#### 3. 不欺瞒:不可欺骗他人,要真诚待人。这强调了言行的坦诚和正直。#### 4. 不两舌:不可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这强调了言语的公正和中立。#### 5. 不恶口:不可说粗俗、刻薄的话,要言语文明。这强调了言语的善良和友善。#### 6. 不戏谑:不可说轻浮、不庄重的话,要言行得体。这强调了言语的庄重和尊重。#### 7. 不谏过:不可轻易地责备别人的过失,要宽容待人。这强调了言行的宽容和善良。#### 8. 不犯讳:不可触犯他人的忌讳,要尊重他人。这强调了言语的礼貌和尊重。#### 9. 见贤思齐焉:见到贤良的人,要学习他们的优点,努力追赶。这强调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 10. 见不贤而内自省: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避免犯同样的错误。这强调了自我反省和改进的重要性。#### 11. 事虽小,勿轻为: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也要谨慎对待,不可草率行事。这强调了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12. 事虽大,勿畏难:事情虽然重大,也不要畏惧困难,要勇于承担责任。这强调了做事勇于担当的精神。#### 13. 勿自暴:不要自暴自弃,要努力进取。这强调了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4. 勿自弃:不要放弃自己,要坚持不懈。这强调了持之以恒的毅力。#### 15. 求学者,必有师:求学的人,必须有老师。这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尊师重道的必要性。#### 16. 事师敬,如事亲:侍奉老师,要像侍奉父母一样恭敬。这体现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尊重。#### 17. 师严父慈,信而敬之:老师严厉如父亲,慈爱如母亲,要信任和尊敬他们。这体现了对老师的理解和尊重。#### 18. 习礼仪,宜庄重:学习礼仪,要严肃认真,不可轻浮。这强调了学习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态度的严肃性。#### 19. 不迟缓:做事要及时,不可拖延。这强调了办事效率和时间观念。#### 20. 不怠慢:做事要勤勉,不可懈怠。这强调了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 21. 物虽小,勿私藏:即使是微不足道的东西,也不要私藏,要与人分享。这体现了与人分享的品质。#### 22. 物虽大,勿贪求:即使是贵重的东西,也不要贪图占有,要懂得节俭。这强调了知足常乐和勤俭节约的品质。#### 23.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想要得到别人的东西,必须先付出。这体现了互惠互利和尊重他人的原则。#### 24. 人有恩,须报德:别人有恩惠,要心怀感激,回报恩情。这体现了知恩图报的品质。#### 25. 人有仇,须恕之:别人有仇恨,要宽恕原谅。这体现了宽容和善良的品质。#### 26. 施惠勿念,受恩勿忘:施恩的人不要记着自己做了什么,受恩的人不要忘记别人的恩情。这体现了施恩不图报,受恩要感恩的品质。#### 27. 凡事当留余地: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不可逼人太甚。这体现了做事留有余地的智慧。#### 28.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是圣人,谁都会犯错误,要宽容待人。这体现了对人性的理解和包容。#### 29. 过则勿惮改:犯了错误,不要害怕改正,要勇于认错。这体现了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 30. 知过必改,善莫大焉:知道自己有错误,就应该及时改正,这是最大的善行。这体现了自我反省和不断改进的品质。### 总结《弟子规》作为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它用简洁易懂的语言,阐释了做人处世的道理,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道德规范,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它不仅对儿童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成年人而言,也是一部值得反复学习和思考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