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说课稿)

30 0 2024-10-16

##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水、碱溶液、氧化剂的反应。

了解二氧化硫的用途和危害。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 二氧化硫的性质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溶解性等。

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包括与水、碱溶液、氧化剂的反应。

了解二氧化硫的用途和危害。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奥秘的欲望。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二氧化硫污染带来的危害。###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难点:

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三、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 (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雾霾天气的视频,并提出问题:雾霾天气与二氧化硫有什么关系?

引入课题:二氧化硫。#### 2. 新课教学 (25分钟)

(1)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展示二氧化硫气体,引导学生观察其颜色、气味、密度等物理性质。

利用实验演示二氧化硫的溶解性。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2)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 与水反应

利用实验演示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一种弱酸,具有酸的通性,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② 与碱溶液反应

利用实验演示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与碱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盐,亚硫酸盐可以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③ 与氧化剂反应

利用实验演示二氧化硫与溴水反应,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氧化,如被溴水氧化生成硫酸。

④ 漂白性

利用实验演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观察品红溶液的颜色变化。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但其漂白作用是暂时的,遇热或放置一段时间后,褪色的物质会恢复原色。

(3) 二氧化硫的用途和危害

教师讲解: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硫酸、纸浆等,但同时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危害人体健康。

讨论: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保护环境?#### 3. 巩固练习 (10分钟)

利用课本习题和一些拓展练习,巩固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的理解。#### 4. 总结 (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和用途及危害。### 五、 板书设计## 二氧化硫

一、 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密度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

二、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与碱溶液反应:SO2 + 2NaOH ⇌ Na2SO3 + H2O

与氧化剂反应: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漂白性

三、 用途和危害

用途:制硫酸、造纸

危害:酸雨、污染空气### 六、 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题。

查阅资料,了解酸雨的形成机理和危害。

思考:如何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保护环境?### 七、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实验探究,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加深学生对二氧化硫性质的理解。

教师在讲解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二氧化硫的危害,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在课堂上可以安排一些拓展练习,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希望这个教学设计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