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大唐西域记和西游记的关系)
《大唐西域记》
简介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所著的一部佛教历史地理名著。它记载了玄奘于贞观三年(629年)至贞观十九年(645年)游历西域诸国17年的见闻和经历,为研究中亚、南亚、东南亚及印度等地区的古代历史、文化、地理、宗教提供了宝贵资料。
卷帙篇目
《大唐西域记》共12卷,附《梵文悉昙字记》1卷。其中,前11卷为正文,记述玄奘西行游历的经历和见闻;第12卷为《总述》,总结全书所记内容;《梵文悉昙字记》收录了梵文字母、拼音规则和语法。
《大唐西域记》
简介
《大唐西域记》是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所著的一部佛教历史地理名著。它记载了玄奘于贞观三年(629年)至贞观十九年(645年)游历西域诸国17年的见闻和经历,为研究中亚、南亚、东南亚及印度等地区的古代历史、文化、地理、宗教提供了宝贵资料。
卷帙篇目
《大唐西域记》共12卷,附《梵文悉昙字记》1卷。其中,前11卷为正文,记述玄奘西行游历的经历和见闻;第12卷为《总述》,总结全书所记内容;《梵文悉昙字记》收录了梵文字母、拼音规则和语法。
内容详细说明
一、西域诸国见闻(卷1-11)
玄奘西行途经中亚、南亚、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的110多个国家。他详细记录了每个国家的地理位置、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经济发展、王公大臣、历史沿革等内容。
二、佛教圣迹探访(卷1-11)
玄奘西行的主要目的是寻访佛教圣迹和典籍。他拜访了佛陀诞生、涅槃、说法等地的寺院,并记录了这些圣地的历史传说、建筑样貌、僧侣生活和佛教教义。
三、文化交流与宗教传播(卷1-11)
玄奘西行期间,不仅考察了佛教圣迹,还与当地文化交流,传播佛教思想。他翻译了大量佛教经论,将中国文化介绍到西域各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四、中印文化比较(卷1-11)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对印度和中国文化进行了比较,指出两国的礼仪制度、饮食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为后世中印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
五、总体述记(卷12)
第12卷《总述》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总结,包括行程概况、所经国家数目、佛教圣迹数量、译经情况、文化交流成果等。
《大唐西域记》的价值
《大唐西域记》是一部具有重要史学、宗教、文化价值的著作,它:
为研究中亚、南亚、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的历史、地理、宗教提供了宝贵资料。
记录了佛教在这些地区的传播和发展情况,是研究佛教历史的重要文献。
为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提供了翔实的记录,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著作。
对中国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文学创作和艺术表现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