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路遇长(弟子规路遇长,疾趋揖)
弟子规:路遇长
简介
《弟子规》是清朝学者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教导儿童日常行为准则。《弟子规》中有一章专门论述在路上遇到长辈的礼仪,题为“路遇长”。
一、行路遇长 礼当让
路遇长,疾徐同,进退让,问起居,长问答,礼貌恭,宜代劳,执杖扶,遇到长辈时,无论自己的步伐如何,都应该放慢或加快,让长辈先行。向长辈问候起居,长辈询问时,应礼貌回答。主动帮助长辈拿东西,扶着长辈的拐杖。
弟子规:路遇长
简介
《弟子规》是清朝学者李毓秀所著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教导儿童日常行为准则。《弟子规》中有一章专门论述在路上遇到长辈的礼仪,题为“路遇长”。
一、行路遇长 礼当让
路遇长,疾徐同,进退让,问起居,长问答,礼貌恭,宜代劳,执杖扶,遇到长辈时,无论自己的步伐如何,都应该放慢或加快,让长辈先行。向长辈问候起居,长辈询问时,应礼貌回答。主动帮助长辈拿东西,扶着长辈的拐杖。
二、避车马 莫争先
车马前,莫争先,避长车,人后立,大人过,退后行,车马过,让乃行,遇到车马时,不要争着抢先通过。让长辈的车辆先行,自己站在后面。大人经过时,退后让行。车马经过时,等它们通过后再通行。
三、谦虚礼让 受人钦
路遇长,疾徐同,进退让,问起居,长问答,礼貌恭,宜代劳,执杖扶,在路上遇到长辈,谦虚礼让,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和钦佩。主动问候、帮助长辈,体现了良好的品德修养。
四、尊老爱幼 是优良
孩子经,莫慢轻,尊长教,莫怠惰,礼相同,敬是同,吾年长,称老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待比自己小的孩子,不要轻视怠慢;对待比自己大的长辈,不要懈怠懒惰。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互相尊重。年长者可以自称“老成”,以体现对晚辈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