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为什么不叫清史(清史稿说的是什么)

56 0 2024-03-21
[img]

清史稿为什么不叫清史

简介:

清史稿是中国清朝时期由清代史学家吕思勉主编的一部详细记载了清朝历史的史书。然而,清史稿却不叫做《清史》,这是为什么呢?

多级标题:

一、清史稿的编纂过程

二、清史稿的命名由来

三、清史稿的意义与价值

内容详细说明:

一、清史稿的编纂过程

清史稿的编纂过程历经一百多年,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止于光绪三十六年(1910),历时九十多年,是中国史书编撰史上最长时间的一部。清史稿的编写经历了多次的搁置和停顿,中间还经历了一次废纸杂志的遭遇。最后,在一次由光绪皇帝召集的会议中,决定让吕思勉继续编纂,并称为《清史稿》。

[img]

清史稿为什么不叫清史

简介:

清史稿是中国清朝时期由清代史学家吕思勉主编的一部详细记载了清朝历史的史书。然而,清史稿却不叫做《清史》,这是为什么呢?

多级标题:

一、清史稿的编纂过程

二、清史稿的命名由来

三、清史稿的意义与价值

内容详细说明:

一、清史稿的编纂过程

清史稿的编纂过程历经一百多年,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止于光绪三十六年(1910),历时九十多年,是中国史书编撰史上最长时间的一部。清史稿的编写经历了多次的搁置和停顿,中间还经历了一次废纸杂志的遭遇。最后,在一次由光绪皇帝召集的会议中,决定让吕思勉继续编纂,并称为《清史稿》。

二、清史稿的命名由来

为什么清史稿不叫做《清史》呢?这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讲起。清朝后期,国家逐渐衰落,社会各界对于清朝的历史和现实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许多人认为,清朝是以兵荒马乱开创而来的,帝国主义、封建统治加强,社会矛盾激化,中国落后于世界。这种看法形成了一种观点,即清朝不应该称作“清”,而应该称之为“乱”。因此,为了回避这种看法,清史稿在命名时便不再采用“清”字。

三、清史稿的意义与价值

清史稿是中国史书编撰中的重要篇章,它的问世填补了清史研究的空白,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清史稿也是古代史学界的重要成就之一,成为一部难得的历史瑰宝。

总结:

清史稿不叫做《清史》,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造成的。清朝是以兵荒马乱开创而来的,因此有人认为,清朝应该称之为“乱”,而不再采用“清”字。尽管如此,清史稿依然被人们视为中国史书编撰中的重要篇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