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百度百科)

55 0 2024-03-23

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

简介:

《孟子》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共分七篇。其中第四篇是《滕文公上》,讲述了秦穆公和楚庄王的故事,以此强调仁义道德的重要性。本文将介绍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

多级标题:

一、原文欣赏

二、翻译赏析

三、结语

一、原文欣赏

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如下:

秦穆公问曰:“有国者,其政刑齐平,百姓安宁,朝廷和睦,若是,则可谓得天下乎?”对曰:“未也。”“何哉?”对曰:“必有圣人之举也。”“圣人之举在何处?”“在大夫。”“何以知之?”“大夫能非其族而尊圣人,能非其身而助圣人,能贤人之士以官职于天下,是以知之。”

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

简介:

《孟子》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共分七篇。其中第四篇是《滕文公上》,讲述了秦穆公和楚庄王的故事,以此强调仁义道德的重要性。本文将介绍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及翻译。

多级标题:

一、原文欣赏

二、翻译赏析

三、结语

一、原文欣赏

孟子滕文公上原文如下:

秦穆公问曰:“有国者,其政刑齐平,百姓安宁,朝廷和睦,若是,则可谓得天下乎?”对曰:“未也。”“何哉?”对曰:“必有圣人之举也。”“圣人之举在何处?”“在大夫。”“何以知之?”“大夫能非其族而尊圣人,能非其身而助圣人,能贤人之士以官职于天下,是以知之。”

秦穆公曰:“善哉!寡人不患於治,患於不知所以治也。闻圣人为政,若此矣。”

楚庄王患鄢、郢之难,夜行丧其寝食,道逢孟子,曰:“寡人夜行不寐也,惧事不济也。君子言‘犬之将死,其吠也哀,而予与尔乎!’何谓也?”孟子对曰:“臣之所谓‘犬之将死,其吠也哀,而予与尔乎’者,夫鄢、郢若是,而犬之将死,其吠也哀,而予何以与之?故得天下者不独仁人也,不独勇人也,且必智者也。智者之于国也,犹医之于人也。医几乎无喜色,无忧色,泰然处之;必待于素位而已矣。”楚王曰:“何谓素位?”对曰:“夫之皓首穷经,谓之素;能事其亲,谓之位。此亲以身疾人,而后求良医;今楚国危急,而君不治己先安其身,可以得国乎?”楚王顾踵而行,谢曰:“吾闻先生至德之行有若是观。寡人有司多闻其术,未之能行也。”

二、翻译赏析

秦穆公问道:“有一个国家,它的政治和刑法得到平衡,百姓和平安宁,朝廷团结和睦,这样的国家可以被称为天下最好的国家吗?”答案是“还不够,必定需要有圣人来领导。”秦穆公问:“在哪里可以找到圣人?” 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孟子回答:“可以在大夫中找到。大夫们能够不因为亲戚关系而尊敬圣人,不以个人奋斗为重而给圣人帮助,能够领导国家并重用贤才,因此才能得到天下人的尊敬。”

楚庄王在烦恼鄢、郢危难问题的时候,孟子路过并向他提供了一种看待问题的方法,说明了一个人及一个国家的智慧管理是多么重要。这里的“犬之将死,其吠也哀,而予与尔乎”是一个常见成语,意思是处境艰难的人或事物声势悲哀,而我能够给与他帮助。孟子解释说,如果鄢、郢这个国家即将面临失败,那么起初坚强的人也会变得软弱,如同垂死的狗一样。这时,我的支援也就无法起到实际的效果了。因此,愿意帮助鄢、郢的人,是需要智慧和技巧的;仅有仁义和勇气是不够的。类比于医生,医生不会因为患者病重而产生情绪波动,也不会惊慌乱跑,而是要冷静、从容地面对问题,等待时机而行。

楚王听后退步便走,感慨地说:“我听说先生的德行与义行都如此高尚,我的官员也很多听说过先生的学问,但还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实践这些大道理呢。”

三、结语

孟子滕文公上这篇文章是对中国最古老哲学思想之一儒家思想的诠释,展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智慧政治的核心观点和思想体系。本文中提到了很多现代社会仍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圣人的领导力、领导与助手的区分、治理国家的方法以及管理情绪等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