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孟子三章原文及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1 0 2024-03-23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孟子之名,儒家之源”。他撰写了大量思想名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孟子》一书。本文将为你介绍《孟子》中的三章原文及翻译。

一、离娄章(原文)

离娄之言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軏,此其所以乱也。先公后私,爱亲成礼,此之谓人也。人而无礼,不知其可也。君子之居上也,以礼为职,民之居下也,以敬为职。故上以礼自守,则民不敢不敬也;民以敬自守,则上不敢不礼也。上与民俱敬俱守,则四方之民归之矣。”

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被誉为“孟子之名,儒家之源”。他撰写了大量思想名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孟子》一书。本文将为你介绍《孟子》中的三章原文及翻译。

一、离娄章(原文)

离娄之言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軏,此其所以乱也。先公后私,爱亲成礼,此之谓人也。人而无礼,不知其可也。君子之居上也,以礼为职,民之居下也,以敬为职。故上以礼自守,则民不敢不敬也;民以敬自守,则上不敢不礼也。上与民俱敬俱守,则四方之民归之矣。”

二、尽心章(原文)

尽心之言曰:“吾说夫德而不化,教而不严,诲人不倦,是我所不能行也。吾说夫德而化,教而严之,诲人不惰,可以得其术也。故曰:贤者不惜费精神;不肖者不惜费钱财。凡人之有不肖者,则其养也,必不严;其为善者,则其严也,必不忘。”

三、公孙丑下章(原文)

孟子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既已成形而无可以存身之地,又焉知将来之愿哉?”故曰:“临深渊,忧惧为岸;登高山,神惊为阜。赴其国家而不显其身,作其民族而不利其家,尊其身而不愧其亲。”是谓知遁世之行也。

以上是《孟子》中的三章,分别为离娄章、尽心章、公孙丑下章。这三章中,孟子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阐述了人的品质、德行以及与社会相处的正确姿态。在孟子看来,人有信、礼、敬乃是最基本的美德,可以使人处于稳定、和谐的社会中。同时,他认为贤者应该勤奋不倦地去学习、传授德行,而平凡人则应该注重严肃教养。最后,孟子强调了人们应该知道自己的定位和角色,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