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资治通鉴是什么意思的词条
资治通鉴是什么意思
简介: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官修通史,由宋朝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收纳自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三十年)至明朝末年(1644年),共计456年,是中国古代最长、最全面的一部官修通史。
多级标题:
一、资治通鉴的起源和编纂
二、资治通鉴的思想特色
三、资治通鉴对于后人的影响
内容详细说明:
一、资治通鉴的起源和编纂
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由宋朝史学家司马光主持。司马光在北宋时期历任殿中侍御史、太常礼院博士、翰林学士等职。他继承并发扬了《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前人创作的中国古代通史的传统,致力于编纂出一部具有完整性和可读性的通史。在雍熙十年(公元1080年)开始,历时十余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宏伟的工程——《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什么意思
简介: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官修通史,由宋朝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收纳自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三十年)至明朝末年(1644年),共计456年,是中国古代最长、最全面的一部官修通史。
多级标题:
一、资治通鉴的起源和编纂
二、资治通鉴的思想特色
三、资治通鉴对于后人的影响
内容详细说明:
一、资治通鉴的起源和编纂
资治通鉴的编纂工作由宋朝史学家司马光主持。司马光在北宋时期历任殿中侍御史、太常礼院博士、翰林学士等职。他继承并发扬了《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前人创作的中国古代通史的传统,致力于编纂出一部具有完整性和可读性的通史。在雍熙十年(公元1080年)开始,历时十余年,终于完成了这部宏伟的工程——《资治通鉴》。
二、资治通鉴的思想特色
资治通鉴以中央集权为主导思想。在它的史观中,皇帝是中国历史的正统代表,统治者的正当性首先来自于天命,其次来自于道德品质的优越性。同时,《资治通鉴》强调历史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凡是能够维持社会和平与繁荣的政治理念都是好的。因此,《资治通鉴》特别注重对历代统治者的道德品质进行评价,旨在引导后人领会正德治国的思想,从而完成一种历史的传统。
三、资治通鉴对于后人的影响
作为中国古代最长、最全面的一部官修通史,《资治通鉴》对于历代后人的影响深远。它不仅为后人提供了历史事实,还为后人提供了一种思想和方式的范本。《资治通鉴》的著作风格严谨、简洁,以史家在客观性和主观性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而著称。它成为儒家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后人极具启示意义。
总之,《资治通鉴》是一本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书籍,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官方史学的精品,也是中国文化和思想发展的重要代表。它对于后人了解中国历史、学习中国文化、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