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一东3原文(声律启蒙一东第三段视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声律启蒙一东3原文,以及声律启蒙一东第三段视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3)
蔡惠 :东汉人。据《汉书》载,蔡惠梦见得到一棵谷穗又失去了,郭乔给他圆梦,说“禾”旁加“失”字是“官秩”(官爵的等级)的“秩”,你应当会升官了。后来果真升了官。
刘蕡 :《旧唐书·刘蕡传》记载,刘蕡参加朝廷的考试,在对策中痛陈宦官对国家的危害,考官虽然叹服,但宦官当道,不敢录取他。同考的人说:“刘蕡下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
五典 :传说中上古的书名。后人附会为上古五位贤君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
三坟 :传说中上古的书名。后人附会为上古三位贤君伏羲、神农、黄帝之书。
唐李杜 :唐朝的李白、杜甫。
晋机云 :晋朝的陆机、陆云兄弟,著名的文人。
鸠唤妇 :据清郝魏行《尔雅·释鸟》“隹其,鳺鴀”下引三国时吴人陆玑的《毛诗草木鱼虫疏》说,雄鹁鸠灰色,脖颈上没有彩色的羽毛,天阴下雨时则将身边的雌鹁鸠赶走棚如,天将转晴时又大声鸣叫将雌鹁鸠唤回,俗语讲“天将雨,鸠逐妇”,就是指这种鸟。
雁呼群 :大雁在群飞迁徙时,经常鸣叫以互相呼应。
周仆射 :《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人周顗[yǐ]作了仆射以后,好酒成性,经常一醉则三日不起,时人称之为“三日仆射”。仆射,官名,秦朝始设立,为主管武官骑射之宫。后来各朝沿袭此官职名,但职掌不一,宋以后废。
鲍参军 :南朝宋的鲍照,擅长诗文,特别工于七言歌行体,因曾任临海王刘子顼手下的前军参军,故后人称他为鲍参军。唐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称赞李白的诗清新得像北朝的庚信,飘逸得像鲍照。
洵(音xún) :诚然,确实。
众禽长 :众多飞禽的首领。《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长羽毛的飞禽有360种,凤凰是它们的首领。
狐威不假,虎也真百兽尊 :成语“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一》。这里反用,说老虎不必像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是燃和滚真正的百兽之尊。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虎为“山兽之君”。
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 车万育 所编。进士,那是通过县考、省考、国考层层选拔,是可以参加殿试冲状元的,无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巧,《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也是康熙年间人,只是他没有功名,是位民间戏剧家。
一位居庙堂高高在上,一位处江湖深浸地气,同样编纂儿童启蒙读物,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越想越期待了,我们赶紧来体察一番吧!
对音韵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读着悦耳顺畅,是遵循古人演练定的格式,这次也不妨跟着学习一下。
相较于《笠翁对韵》每韵2-4段不等,《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晕了……同以前一样。把这格式丢一边,先学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证,原来……还是蛮简单的嘛!
平仄 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 中古汉语 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 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 )四种声调, 二元化 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áǎ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皮余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 阴平或平调 ;第二声叫 阳平或升调 ;第三声叫 上声或上音 ;第四声叫 去声或去音 。这样一对照,我们 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是不是很简单!(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交融,方言无数,口音更是千差万别,平仄的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学诗:
我们初学者切记切记,不要被音韵平仄这些东东缚住了。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1)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2)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3)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1)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2)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3)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1)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2)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3)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1)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2)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3)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1)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2)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3)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1)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2)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3)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1)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2)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3)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1)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2)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3)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1)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2)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3)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1)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2)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3)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1)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2)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3)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1)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2)
[img]《声律启蒙》一东第三章的音标。
1一东:“东”指“东韵”,是宋金时期的“平水韵”(也叫“诗韵”)中的一个韵部。“东”叫韵目,即这个韵部的代表字。东韵中包含有许多字,它们的共同点便是韵母相同(当然是指隋唐五代两宋时敏册期的读音),像下面的三段文字中,每个句号之前的那个字,即风、空、虫、弓、东、宫、红、翁、同、童、穷、铜、通、融、虹等 15字,尽管在现代汉语中的韵母并不完全相同,但都同属于东韵,如果是作格律诗,这些字就可以互相押韵。“一”,是指东韵在平水韵中桥扒宏的次序。平水韵按照平、上、去、人四个声调分为 106个韵部,其中因为平声的字较多,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东韵是上平声中的第一个韵部。后面的“二冬”、“三江”等情况也相同,不再一一说明。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此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1。白吏对黄童2。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
颜巷陋,阮途穷3。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
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
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天浩浩,日融融2。佩剑对弯弓3。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
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拼音: yún duì yǔ ,xuě duì fēng 。wǎn zhào duì qíng kōng 。lái hóng duì qù yàn ,xiǔ niǎo duì míng chóng 。
sān chǐ jiàn ,liù jun1 gōng 。lǐng běi duì jiāng dōng 。rén jiān qīng shǔ diàn ,tiān shàng guǎng hán gōng 。
liǎng àn xiǎo yān yáng liǔ lǜ ,yī yuán chūn yǔ xìng huā hóng 。
liǎng bìn fēng shuāng ,tú cì zǎo háng zhī kè ;yī suō yān yǔ ,xī biān wǎn diào zhī wēng 。
yán duì gé ,yì duì tóng 1。bái lì duì huáng tóng 2。jiāng fēng duì hǎi wù ,mù zǐ duì yú wēng 。
yán xiàng lòu ,ruǎn tú qióng 3。jì běi duì liáo dōng 。chí zhōng zhuó zú shuǐ ,mén wài dǎ tóu fēng 。
liáng dì jiǎng jīng tóng tài sì ,hàn huáng zhì jiǔ wèi yāng gōng 。
chén lǜ yíng xīn ,lǎn fǔ qī xián lǜ qǐ ;shuāng huá mǎn bìn ,xiū kàn bǎi liàn qīng tóng
tiān hào hào ,rì róng róng 2。pèi jiàn duì wān gōng 3。bàn xī liú shuǐ lǜ ,qiān shù luò huā hóng 。
yě dù yàn chuān yáng liǔ yǔ ,fāng chí yú xì jì hé fēng 。
nǚ zǐ méi xiān ,é xià xiàn yī wān xīn yuè ;nán ér qì zhuàng ,xiōng zhōng tǔ wàn zhàng zhǎng hóng 。
声律启蒙一东全诗
《声律启蒙·一东》全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声律启蒙·一东》译文:
云和雨相对,雪和风相对,晚上的夕阳和晴朗的天空相对。飞来的大雁和离去的燕子相对,回巢的鸟儿和低鸣的虫大枣族子相对。三尺长的剑,六钩重的弓,岭北和江东相对。
人间有消夏的清暑殿。天上有凄冷的广寒宫。两岸晨雾弥漫。杨柳翠绿。一园春雨霏霏,杏花艳红。两鬓斑白。清晨就有急于赶路的人了。傍晚烟雨迷蒙。老翁身披蓑衣在溪水边垂钓。
沿续和变革相对,差异和相同相对,白发老翁和黄口小儿相对。江风和海雾相对,岩没牧童和渔翁相对。颜回甘居陋巷,阮籍哭于途穷,冀北和辽东相对。池中水可以浴足迎面的风往往打头。
梁武帝曾在同泰寺讲经谈佛,汉高祖曾在未央宫宴请功臣。世间烦恼事,萦绕心头,懒得抚弄七弦绿琴。鬓角生满白发,不敢对着青铜镜梳妆。
贫穷和富有相对,阻塞和畅通相对,山林老翁和溪边幼童相对。鬓间白发和乌黑眉毛相对,洁白的牙齿和鲜艳的红唇相对。天空广阔无边,日光和煦温暖,佩剑和弯弓相对,浅浅的溪水清澈碧绿,千树的丛林落英缤纷。
乡村渡口,杨柳新滚弊绿,燕子穿飞在柔软纤细的枝条中,犹如在雨中翻飞。绿色的池塘里,清秀的荷花随风舞动,鱼儿欢快地在荷叶下游来游去。女子蛾眉纤细,额下似挂着一弯新月;男儿心胸宽广,胸中充满着凌石壮志。
关于声律启蒙一东3原文和声律启蒙一东第三段视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