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言诗平仄格律(七言绝句平仄的基本格式)

56 0 2024-03-26

简介:七言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七个字一个句子的诗句,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平仄格律在七言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看看七言诗平仄格律的规律。

一、平仄格律的定义

平仄格律是指诗歌中的音节发音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类,规定每一句诗都必须符合固定的平仄格律,以使整首诗的语调和谐、节奏明快。

二、平仄声的区分

平声:古代语音中声音较平稳的音节,包括第一声、第二声和轻声。例如:“静夜思”中的“静”、“夜”、“思”等。

仄声:声音较重的音节,包括第三声和第四声。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飞”、“直”、“千”、“尺”等。

简介:七言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它包括七个字一个句子的诗句,多以五言或七言为主。平仄格律在七言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来看看七言诗平仄格律的规律。

一、平仄格律的定义

平仄格律是指诗歌中的音节发音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类,规定每一句诗都必须符合固定的平仄格律,以使整首诗的语调和谐、节奏明快。

二、平仄声的区分

平声:古代语音中声音较平稳的音节,包括第一声、第二声和轻声。例如:“静夜思”中的“静”、“夜”、“思”等。

仄声:声音较重的音节,包括第三声和第四声。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飞”、“直”、“千”、“尺”等。

三、平仄格律的规律

1、七言诗平仄格律为“仄平平仄平仄平”。

2、每句诗七个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要符合平声格律。

3、同韵词必须属于同一平仄声。

四、示例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按照平仄格律的规律,这首诗符合“仄平平仄平仄平”的格律,每句七个字,第一句和最后一句都符合平声格律,同韵词都属于同一平仄声。整首诗跌宕起伏、情感深刻,平仄格律的运用丰富了它的韵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