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的(古诗的格式)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古诗的,以及古诗的格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所有的古诗
古往今来,流传着许多千古名句、优秀诗篇,本站精选了9万多首古诗词,方便大家在线查询。古诗的原意是指古代学者所创作的诗。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是抒情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被统称为“古诗”。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旷古流传的古诗名句,让世人为之倾倒。 如: 游宴梁子吟、 江南逢李龟年、 田园风光的古诗、 描写月亮的诗句、 李白的诗集、 陆游的诗集 等。
劝诫人们珍惜时间的古诗如下:
一、《杂诗》
作者:陶渊明(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盛年就是生命力旺盛的人生时段,不会再轿慧有,一日之中难有第二个早晨。应当及时自勉自励生活和工作,因为时间和岁月是不随人而改变的。
二、《明日歌》
作者:钱鹤滩(明)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晌帆运
译文:总是在等待明天,明日是何等的多啊!我每天都在等待着明日到来,结果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白白浪费了时间。世人如果和我一样都受到“明天”的害处,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老了。
只有活在当下,才能体会到早晨看河水向东流逝、傍晚看太阳向西坠落的快乐。一百年的明天,又能有多少呢?请您听听我的《明日歌》,不要再浪费今天的光阴了。
[img]古诗词大全600首
1 《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悒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4 《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5 《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6 《春夜喜雨》——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 , 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 , 花重锦官城 。
7 《渔歌子》——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8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9 《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
租颂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10 《乌衣巷》——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11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 萋萋满别情 。
12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13 《绝 句 》——僧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4 《题都城南庄》——崔护(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15 《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6 《江南春》——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17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18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19 《春日》——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20 《游园不值》——叶绍翁(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21 《村居》——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归。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22 《春晓》————孟浩然 (唐)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3 《晴景》—— 王驾(唐)
雨前初现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疑是春色在邻家。
24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5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6 春望——杜甫(弊睁郑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7 约客 ——赵师秀(南宋)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8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9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唐)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0 月夜 —— 刘方平(唐)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早罩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1《春游湖》——徐俯 (宋)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32《春游曲》——王涯 (唐)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33《春雪》——韩愈(唐朝)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34《春兴》——武元衡 (唐)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35《春词》 ——刘禹锡 (唐)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36《泊船瓜洲》 ——王安石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7《城东早春》——杨巨源 (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38《苏溪亭》——戴叔伦 (唐)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39《怅诗》——杜牧 (唐)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40《喜张沨及第》——赵嘏(唐)
九转丹成最上仙,青天暖日踏云轩。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41《春日京中有怀》——杜审言(唐)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关于古诗的资料
古诗是古族羡伍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到南北朝的 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扩展资料:
格律特征:
古诗(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相对于近体诗,古兆或诗的格律限制较少。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五言古诗派桥,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所以,七言古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诗
古诗的特点有哪些?
1、句子的整齐
古典诗歌,除了词和曲以外,多数是句子长短整齐的,如《诗经》基本上是四言,《楚辞》大体上是六言加上“兮”字,古体诗和近体诗大多数是五言或七言。
2、平仄和对仗
平、仄是汉语声调的两大类。在近体诗和词、曲中,用字的平仄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在一些位置上,必须用平声字,在另一些位置上,必须用仄声字。比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就是用“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句式。
对仗指的是一联诗中,在上下句相同位置上的字要属于同一类,如“东圃青梅发,西园绿草开”。“东”和“西”,“圃”和“园”,“青梅”和“绿草”,“发”和“开”,各自相对。
3、词藻和句法
因为每一个汉字基本上都是一个兼具形音义的独立单位,而且很多汉字是一字多义的,字与字之间粘合的关系多种多样,所以,这种粘合而成的诗歌中的词藻,就显得异常复杂多样。例如,在“风”字后面再加一字,可以构成很多词语:风姿、风物、风雷、风霜、风鬟等。
在句法方面,由于汉语的特点,以及汉字的独立性,在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把两个汉字拆开,或者把某些汉字从后面移到前面的情形,这叫倒装。典型的诗句是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的句法应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祥茄碧梧枝”。
4、节奏和韵律
从句式上看,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五字为二、二、一;七字为二、二、二、一。从意义上看,有时因表意需要也有特殊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这样就成了二、二、一、二式。
古诗要求押韵,使音调和谐优美,如李白《静夜思》押ang韵。押韵韵脚的位置一般在偶数句末,如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旁液。”“光”“霜”“乡”是韵脚。通常奇数句不押韵,首句入韵格式除外。
古诗国际影响:
在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文人因为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仿照汉语的诗的形式来创作日本诗歌。日本汉诗和日本本土的和歌、俳句最明显的区别是汉诗一首有四句(绝句)或八句(律诗),每句谨启察通常五言或七言,而和歌、俳句则有五、七、五或五、七、五、七、七等多种长短句,更像汉语的词。
751年,日本最早的汉诗《怀风藻》出版。之后在平安时代达到全盛期,凌云集 、文华秀丽集、经国集等敕传汉诗集持续出现,风行之盛被人称作“国风黑暗期”。其后鎌仓时代、室町时代日本的汉诗得到持续的发展,譬如一休宗纯的《狂云集》中收录了一休的很多汉诗。江户时代汉诗的发展达到高峰。
明治维新时期的受过教育的日本人几乎人人都会作或好或坏的汉诗。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汉诗的影响开始衰落,迅速衰落则为昭和时期。不过今日初中程度以上的古文教育仍然包含汉诗、汉文的背诵、解释、以及创作等。为中国之外汉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古诗的起源
中国最早的诗歌起源于劳动,先民在劳动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疲劳,增加劳动的乐趣,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用歌唱的形式直接孕育了最原始的诗歌。
随着时代的发展,诗歌内容越来越丰富,种类也越来越多,诗人们自然也越来越多,他们或因风格相近,或因时代相同,或因同乡好友,或因父子师生,而各自被掘凳指归人不同的流派,这些流粗友派、有前有后,有大有小,地位也有高有低。下面从各个时间段对这些诗歌与流派进行划分。
诗是一种文学体裁,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现象来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
扩展资料
古典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皆出现于先秦时期,一是现实主义源头《诗经》;二是浪漫主义源头《楚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乐歌总集,由众位采诗官收录、加工、编订,集合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所以又被称为“诗三百”。
中国诗歌的另一源头是《楚辞》。楚辞是在战国后期,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判配相比中原文化,楚文化更绚丽浪漫。
楚辞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屈原,但《楚辞》非其一家之言,而是辑录了自战国至东汉三四百年间以此题材写就的诗文。现传17卷本《楚辞》中含有屈原的《离骚》《天问》、宋玉的《九辩》、东方朔的《七谏》和刘向的《九叹》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诗
古诗的定义
古诗,悉樱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穗陆兄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指的是产生于唐代以猜袭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其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
关于古诗的和古诗的格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