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和汉书(史记和汉书的体例区别在于)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史记和汉书,以及史记和汉书的体例区别在于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史记和汉书的区别?
- 2、史记和汉书的异同
- 3、《史记》与《汉书》的比较.
- 4、汉书和史记的区别
- 5、《史记》与《汉书》比较
- 6、史记和汉书的比较
史记和汉书的区别?
1、作者不同: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班固。
2、文学体裁不同:
《史记》纪传体通史,《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
3、创作年代不同:
《史记》成于公元前104年西汉时期,《汉书》成于公元80年东汉时期。
4、记载的历史时间断不同:
《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汉书》记载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
5、创作背景不同:
《史记》: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汉书》: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改者神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
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嫌枯~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核亏。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史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书
[img]史记和汉书的异同
《史记》《汉书》同为彪炳千秋的历史巨著,体例上都是纪传体。但是《史记》为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内容丰富,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而《汉书》则是第一部断代史。
《史记》和《汉书》的相同点:
《史记》《汉书》同为彪炳千秋的历史巨著,体例上都是纪传体。《史记》首创纪传体,内容有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这种体裁以帝王为中心记载历史,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有利于君主独尊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同时各体配合,可以容纳丰富的内容,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汉书》继承发展了这一传统,内容上有纪、表、志传。两书作者都有深厚的文学造诣,文采斐然,使得两部史学著作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史记》和《汉书》的不同点:
1、内容上的差异。《史记》为通史,记载了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内容丰富,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汉书》则是第一部断代史。
2、体例上的差异。司马迁吸收融汇先秦史书的编纂方法,《史记》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5种体例组成。《汉书》体例基本上承继《史记》而略有变化,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
3、旨趣上的差异。《史记》继承和发扬了《左传》纪传体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其写作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还具有严肃的批判精神,尤其是他对当代史所持的批判精神,对社会阴暗面的揭露,都不失首正旁中国古代良史的传统。尽管班固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和社会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能够从实际出发给以批判的考察和分析,体现出史学家的严肃态度和求是精神,者橡相对而言远远不及司马迁的勇气,《汉书》记载本朝历史,迫于政治上的压力,更多的是歌功颂德的成分。
4、思想上的差异。司马迁不完全信从孔子的儒家说教,为一些被世俗瞧不起的小人物立传,宣扬追求物质财富为人的本性,为秦末的反秦斗争唱赞歌,都表现了司马迁进步的思想倾向;在政治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分裂;主张任贤施仁,反对酷吏暴政;在哲学问题上,司马迁的认识论,有承认天人感应、天命支配人事的一面,还有怀疑天命,以至不相信天命的一面,甚至明确表示了否定天命的思想观点。班固把这种新儒学作为主导思想,《清银汉书》中充斥着天人感应、五德终始、谶纬怪异等思想,充满了天意支配人事的说教,集中体现了班固错误的历史观。
5、文学上的差异。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文学,善于刻画历史人物,精于剪裁,栩栩如生,文采飞扬,堪称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中的经典。班固行文简练整饬,详赡严密,但是过于重辞赋散文,使文学性加强,然引文太多,有时也影响文气的连贯。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
1、《史记》
(1)、《史记》其书.
《史记》,司马迁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仅是伟大的史学著作,而且是伟大的文学著作.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史记》继承和发扬了《左传》纪传体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其写作目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史记》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5种体例组成.全书130篇,由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组成,计526500字.它记载上起黄帝轩辕氏,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共记述了近3000年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少数民族和外国历史等丰富的内容.可见,它是百科全书式的通史.
(2)、《史记》五种体例.
第一、"本纪"按编年记载历代帝王的兴衰和重大历史事件.
第二、"表"以年表形式,按年月先后的顺序,记载重要的历史大事.
销灶 第三、"书"记载各种典章制度的演变,以及天文历法等.
第四、"世家"记载自周以来开国传世的诸侯,以及有特殊地位的人物事迹.
第五、"列传"记载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事迹,其中有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等及循吏、儒林、酷吏、游侠、刺客、名医、日者、龟策、商人的传记.
(3)、《史记》在描写人物方面的特点.
第一、选取与天下兴亡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戏剧化的、激烈紧张的斗争冲突来凸现人物性格.
第二、用"互见法"来补充叙述、交待某些相关的历史背景、清洁或者细节,既避免叙述的重复,又使人物的亏陵扮性格特征更加清晰、完整.
第三、重视以细节描写突显人物性格.
第四、善于用符合人物身份的语言写出人物的神情.
2、《汉书》
(1)、《汉书》其书.
《汉书》,班固的史学著作,又称《前汉书》.主要记述起于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止于王莽地皇四年(23年),囊括了西汉一代(包括短暂的王莽政权)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其体例基本上承继《史记》而略有变化,如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全书共有12帝纪、8表、10志、70列传,总计为100篇,共80多万字.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汉书》是第一部断代史.后来的"正史",也都是断代史,其体例也大都以《汉书》为基准.
《汉书》在古代享有极高的名声,与《史记》并称"史汉",或又加上《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四史".
(2)、《汉书》的写作特点.
第一、行文简练整饬,详赡严密.
第二、作者常常在平铺直叙中寓含褒贬汪档,而且分寸掌握得相当准确.
第三、对材料的取舍,作者下了很大的功夫,善于剪裁.
第四、结构方面,作者十分注意历史事件来龙去脉的交待.
第五、作者收录了大量的辞赋散文,使文学性加强,然引文太多,有时也影响文气的连贯.
3、我国的史传文学发展:
(1)、先秦的史书:《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开始注意情节与细节的生动性;在描写人物时候,突出人物言行的个性特征,具有史传文学的雏形.
(2)、司马迁的《史记》,突破了先秦史书以记事为中心的编年体形式,全书以人物为中心来写历史,文学性较强.是史传文学发展的高潮.班固的《汉书》文学性总体上不及《史记》,但一些历史人物也刻画得鲜明而传神.
(3)、从《汉书》始,史传文学出现文学性减弱而史学性加强的倾向,主要史奉旨修史.一些杂史杂传赵晔的《吴越春秋》、刘向的《烈女传》文学性较高,接近小说.魏晋以后,有《三国志》、《后汉书》等.
无论是题材,还是写作手法,史传文学都是后世小说,散文的重要源头.
汉书和史记的区别
汉书和史记的根本区别在于:这兆举拍两部史书记载的历史时代不同。
《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由于它的内容只答贺涵盖西汉时期,因此又称为《前汉书》
《史记》记族羡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它们在内容上有一部分时间重叠,即汉朝前期。
《史记》与《汉书》比较
21中文类3班 夏双凤 2021410196
摘要:《史记》和《汉书》是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两部辉煌的察并模巨著,前者为纪体通史之鼻祖,后者为纪传体断代史之典范,两书各有所长,各有特点。
关键词:《史记》;《汉书》;文学经典;异同
《史记》和《汉书》同为史传著作,,前者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者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历代学者的重视,后人对这两本书有很高的评价。由于作者所处时代及个人经历的不同,两书也各有特点。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也称《太史公记》或《太史记》,到魏晋之间才称为《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撰。司马迁,姓司马,名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司马迁的祖上世代为史官,其父司马谈是西汉著名学者,曾任太史令,学问渊博,曾想编写一部通史,但愿望没能实现就病逝了。临终前,嘱咐司马迁要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司马迁十分理解父亲的重托,决心以孔子作«春秋》为榜样,“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现实政治服务。司马迁,自幼受黄老思想的熏陶,又系统地接受了儒家教育。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广泛搜集旧闻逸事,考察风俗民情,足迹遍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不仅获得了极为丰富而新颖的史料,而且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为撰修《史记》作了充分准备。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尤详于战国、秦、汉。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130篇。“本纪”是帝王以及左右天下局势者的传记,以编年形式记载历朝历代的大事件。“表”以时间为序,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历史大事,分世表、年表、月表。“书”以专题文章的形式记述典章制度和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八书即«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和《平准书》。“世家”记载有重要社会影响的诸侯王及显贵之家,也兼载少数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列传”主要记本纪、世家传主之外的人物。这五种体例互相关联、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血肉相连的完整体败缓系。综观全书,实以“本纪”和“列传”为其主体,故称之为纪传体。这种体例,为后来史家承认并仿效。从《汉书》到《明史》,尽管个别名目有所变化(如《汉书》改“书”为“志”,《晋书》改“世家”为“载记”),或门类不全(如《汉书》无“世家”,《后汉书》、《三国志》无“表”“志”和“世家”),但均有“纪”“传”。可见《史记》纪传体的创立在史学体例上的影响之深远。
班固是司马迁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班彪,字数皮,,曾作《史记后传》,班固在此基础上,重新加工整理,开始撰写《汉书》。几年后,有人告他私改国史,班固被捕入狱。其弟班超到京城为他辩白,明帝看到班固的书稿,颇为赏识,召见班固,任命他为兰台令史,要他一面典校秘书,一面撰写汉史。从27岁到57岁,班固都忙于《汉书》的撰修,到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时,班固因窦宪案牵连被捕,死于洛阳狱中。这时《汉书》的主体部分已完成蔽扒,只有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成。于是,和帝命其妹班昭参考东观皇家藏书补足八表,又命马续帮助班昭编写《天文志》,最后完成了这部维《史记》之后的又一历史巨著《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起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讫于王葬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记述了二百二十九年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自《史记》《汉书》问世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比较两书的优劣和班、司马二人风格的异同。通过各种比较,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在政治思想、写史目的、写作技巧等许多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由两人所处时代不同以及个人经历和学术渊源、政治思想不同决定的。
班固与司马迁在思想上的差异使其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很不相同。司马迁是在身心遭受巨大创伤之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这就使《史记》全书充溢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爱僧,用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来寓褒贬、别嫌疑、明是非,为我们展示了一长卷有血有肉、光彩夺目的历史形象。而这些在《汉书》中则往往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了,班固的写作动机,停留在对一代史事的整理上,无意于抑扬褒贬:且受诏而作,多少有所顾忌,这正是其折衷主义的史学态度带来的缺陷,从而也使《汉书》与《史记》相比,生动性大大降低了。
在语言风格上,二书也很不相同。《史记》司马迁将来自各方面的材料熔铸于一炉,进行了改造制作和整齐划一,形成全书朴素、明净、深刻、生动的语言风格。同时司马迁注意从民间吸收一些生动活泼、形象精练的诊语、俗语、民歌到人物传记中,使其文字更加浅易动人。而班固出身于辞赋家,好用古字,力求雅伤,有时技库,论赞全用赋体写成,开六朝骈俪之风。正因他喜欢用古字古训,使《汉书》刚问世就有人感到阅读艰难,出现诸多注家。
《史记》与《汉书》都出自卓绝的历史学家之手,他们都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所以,两部史书都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两部史书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不过,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揭露,《汉书》都远不如《史记》的广度和力度。这不仅因为《史记》是私修,《汉书》是官修;而且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的伟大思想家,而班固则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
综上所述,《史记》《汉书》这两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21中文类3班 夏双凤 2021410196
摘要:《史记》和《汉书》是我国史学史和文学史上两部辉煌的巨著,前者为纪体通史之鼻祖,后者为纪传体断代史之典范,两书各有所长,各有特点。
关键词:《史记》;《汉书》;文学经典;异同
《史记》和《汉书》同为史传著作,,前者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后者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了历代学者的重视,后人对这两本书有很高的评价。由于作者所处时代及个人经历的不同,两书也各有特点。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也称《太史公记》或《太史记》,到魏晋之间才称为《史记》,由西汉司马迁撰。司马迁,姓司马,名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司马迁的祖上世代为史官,其父司马谈是西汉著名学者,曾任太史令,学问渊博,曾想编写一部通史,但愿望没能实现就病逝了。临终前,嘱咐司马迁要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司马迁十分理解父亲的重托,决心以孔子作«春秋》为榜样,“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现实政治服务。司马迁,自幼受黄老思想的熏陶,又系统地接受了儒家教育。二十岁时,开始游历名山大川,广泛搜集旧闻逸事,考察风俗民情,足迹遍及黄河上下、大江南北,不仅获得了极为丰富而新颖的史料,而且增长了见识,扩大了视野,为撰修《史记》作了充分准备。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尤详于战国、秦、汉。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共130篇。“本纪”是帝王以及左右天下局势者的传记,以编年形式记载历朝历代的大事件。“表”以时间为序,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历史大事,分世表、年表、月表。“书”以专题文章的形式记述典章制度和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八书即«礼书》、《乐书》《律书》《历书》《天官书》《封禅书》《河渠书》和《平准书》。“世家”记载有重要社会影响的诸侯王及显贵之家,也兼载少数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列传”主要记本纪、世家传主之外的人物。这五种体例互相关联、相辅相成,构成一个血肉相连的完整体系。综观全书,实以“本纪”和“列传”为其主体,故称之为纪传体。这种体例,为后来史家承认并仿效。从《汉书》到《明史》,尽管个别名目有所变化(如《汉书》改“书”为“志”,《晋书》改“世家”为“载记”),或门类不全(如《汉书》无“世家”,《后汉书》、《三国志》无“表”“志”和“世家”),但均有“纪”“传”。可见《史记》纪传体的创立在史学体例上的影响之深远。
班固是司马迁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父班彪,字数皮,,曾作《史记后传》,班固在此基础上,重新加工整理,开始撰写《汉书》。几年后,有人告他私改国史,班固被捕入狱。其弟班超到京城为他辩白,明帝看到班固的书稿,颇为赏识,召见班固,任命他为兰台令史,要他一面典校秘书,一面撰写汉史。从27岁到57岁,班固都忙于《汉书》的撰修,到和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时,班固因窦宪案牵连被捕,死于洛阳狱中。这时《汉书》的主体部分已完成,只有八表和《天文志》尚未完成。于是,和帝命其妹班昭参考东观皇家藏书补足八表,又命马续帮助班昭编写《天文志》,最后完成了这部维《史记》之后的又一历史巨著《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起于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讫于王葬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记述了二百二十九年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
自《史记》《汉书》问世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比较两书的优劣和班、司马二人风格的异同。通过各种比较,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在政治思想、写史目的、写作技巧等许多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由两人所处时代不同以及个人经历和学术渊源、政治思想不同决定的。
班固与司马迁在思想上的差异使其创作方法和艺术风格很不相同。司马迁是在身心遭受巨大创伤之后,忍辱负重,发愤著书,这就使《史记》全书充溢着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爱僧,用活生生的历史人物来寓褒贬、别嫌疑、明是非,为我们展示了一长卷有血有肉、光彩夺目的历史形象。而这些在《汉书》中则往往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了,班固的写作动机,停留在对一代史事的整理上,无意于抑扬褒贬:且受诏而作,多少有所顾忌,这正是其折衷主义的史学态度带来的缺陷,从而也使《汉书》与《史记》相比,生动性大大降低了。
在语言风格上,二书也很不相同。《史记》司马迁将来自各方面的材料熔铸于一炉,进行了改造制作和整齐划一,形成全书朴素、明净、深刻、生动的语言风格。同时司马迁注意从民间吸收一些生动活泼、形象精练的诊语、俗语、民歌到人物传记中,使其文字更加浅易动人。而班固出身于辞赋家,好用古字,力求雅伤,有时技库,论赞全用赋体写成,开六朝骈俪之风。正因他喜欢用古字古训,使《汉书》刚问世就有人感到阅读艰难,出现诸多注家。
《史记》与《汉书》都出自卓绝的历史学家之手,他们都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所以,两部史书都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两部史书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不过,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揭露,《汉书》都远不如《史记》的广度和力度。这不仅因为《史记》是私修,《汉书》是官修;而且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的伟大思想家,而班固则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
综上所述,《史记》《汉书》这两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各有所长,各有特色。
史记和汉书的比较
《史记bai》与《汉书》的异同比较
一、 体例内容比较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则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并入“列传”,体例较《史记》更为整齐统一。
第一,《汉书》在《史记》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新材料、新史实,丰富了记事内容。《汉书》记载汉代的典章制度更为详细具体,多收经世之交,还增补了许多人物事迹和史实。
第二,班固对《史记》的部分篇目和内容作了调整。比《汉书》减少了几个传,对《史记》记载的内容作了一些移植删减。《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改老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第三,《汉书》开辟了一些新的领域,扩大了史学的范围,也填补了《史记》的不足。《汉书》的“十志”是在《史记》“八书”的基础上扩展起来。
二、 思想比较
第一,《汉书》的封建正统思想比《史记》浓。《史记》的撰述重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班固的《汉书》则重在“综其行事,旁贯五经,上下洽通”。司马迁能够跳出历史看历史,能用这样一种发展的眼光看待他的写史意义,看到了历史的含闭变化和向前发展,而班固维护汉室的正统思想非常明显。首先,《汉书》极力为汉王朝的合理性作辩解。其次,班固十分自觉地以汉臣自居,多次出现“我汉道”等语,核老升又避明帝之纬,过分尊显汉室。《史记》也有尊汉之意,但比较弱。再次,《汉书》对下层人民的态度与《史记》迥异。又次,班固指责司马迁,认为司马迁所歌颂的朱家等人是“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与司马迁的观点截然对立。最后,《汉书》虽然对统治集团的虚伪、残酷、腐朽于荒淫也有所揭露和批判,但远不如《史记》那么广泛、深刻、尖锐、彻底。
第二,《史记》有较强烈的反天道、迷信的思想,而《汉书》则有宣扬天道、迷信的内容。《史记》怀疑、否定“天道”的思想见于《伯夷列传》、《河渠书》、《儒林列传》等篇。相比之下,《汉书》则大大地倒退。
第三,最能体现《史记》、《汉书》思想差异的,是《货殖》、《游侠》二传。同样论述仁义道德的产生,《史记》、《汉书》都征引《管子》,司马迁则强调经济所起到的决定作用,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相合。相比之下,班固所谓“欲寡而事节,财足而不争”,则是迂腐的道德说教。对于游侠,司马迁倾注情感,由衷赞叹。班固他拘泥于封建道德,对游侠很少同情。
《史记》与《汉书》都出自卓绝的历史学家之手,他们都具有史家的实录精神和正义感,所以,两部史书都歌颂了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两部史书对于封建王朝的政治黑暗,帝王的荒淫、权奸的昏庸、外戚的专横都有揭露批判。不过,无论是歌颂,还是批判揭露,《汉书》都远不如《史记》的广度和力度。这不仅因为《史记》是私修,《汉书》是官修;而且决定于作者的思想。司马迁是一位具有朴素唯物思想和进步历史观的伟大思想家,而班固则是一位受封建正统思想影响极深的儒者。
三,风格比较
现从两书的感情色彩、叙事方法、人物刻画、语言表达四方面比较。
第一,《史记》和《汉书》都能严格遵守史家“不需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表现出历史学家的文章道德。《史记》的爱憎感情,主观色彩相当明显,而《汉书》常常变成不动声色的客观叙述。
第二,《史记》善于叙事,笔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史记》能做到随物赋形,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
第三,作为汉代两部纪传体经典史著,《史记》、《汉书》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它们不仅仅向我们提供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且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使已经消逝的历史变成可以让人重回历史现场、身临其境的生动画卷。但《汉书》传写人物的成就也略逊《史记》一筹。《史记》中不少篇章真实地叙写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史记》总是通过生动曲折的情节、矛盾剧烈的场面、个性化的语言、心理活动等表现人物性格,而在《汉书》中,有的被省略、有的被删节,便影响到人物性格的丰富性。总体看来,《汉书》中的人物不如《史记》中的人物生动传神、血肉丰满,因而其文学性亦不及《史记》。
第四,《史记》与《汉书》的语言风格也大不相同。《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练畅达、生动形象,完全是文学家的语言;《汉书》简洁整伤、典雅规范、准确严密、韵味深长,堪称史家语言的典范。《史记》浪漫主义风格,爽快淋漓,不拘形迹,无腐儒气息;而《汉书》喜用古字古词,比较难读。固杨万里说,“司马迁是李太白,班固是杜少陵”。
关于史记和汉书和史记和汉书的体例区别在于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