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禹贡原文(尚书禹贡原文及注释)

72 0 2024-03-1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尚书禹贡原文,以及尚书禹贡原文及注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尚书禹贡原文,以及尚书禹贡原文及注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尚书.禹贡》原文

《尚书.禹贡》原文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荆及谈裤陆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荆纯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含顷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敦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緫,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img]

《尚书·禹贡》主要写的是什么?

《禹贡》是《尚书·夏书》中的一篇,“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是说大禹划分九州疆界,顺山势疏通河道,依土地肥瘠制定贡献田赋等级的办法,所以称作《禹贡》。《禹贡》全文培备约1200字,由“九州”、“导山”、“导水”和“五服”4部分组成,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全部性区域志。

“九州”部分首先依据河流、山脉、海洋作为天然界线,将全国分为9个区域,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然后,依次叙述九州内的各项地理内容。这种以天然界线吲分区域的做法,在现代地理学上叫做自然区划,具有很高的地理意义。各个自然区域之间,不仅山脉、河流、湖泊不同,而且气候、土壤,植被、物产也不同。《禹贡》根据各州自然条件的差异来定田赋的等级,这在当时是很科学、很合理的事情。《禹贡》描述的九州自然条件差异,以土壤、植物最明显。在九州范围内,由于南、北方的水分、气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土类。《禹贡》是中国第一部讲土壤分布和分类的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土壤地理著作。

“导山”部分描述了4列山系。因此《禹贡》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出现的最早描述山脉系列及其分布的著作。

“导水”部分叙述了黄河、长江、淮河、洛水、渭水、汉水等9条河流的水源、流向、流经地、所纳支流以及河口等内容,还记载了荣泽、菏泽、肆渣大陆等10个湖泊。可见,《禹贡》还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陆地水文地理著作之一。

“五服”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统治者的地域观念和传统方式。“服”这种地域因距离京城远近而改变赋制,距离越远,其政治影响也随之减弱。每服四方各500里,层层外延,成甸、侯、绥、要、荒五服。统治者对各服施行的统治配雹毁办法是不一样的,距离京城近的关系密切;相反,则关系比较松散。由此可见,《禹贡》还是我国最早的政治地理著作。

文言文贡

1. 《尚书.禹贡》原文

《尚书.禹贡》原文

禹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厎绩,至于衡漳。厥土惟白壤,厥赋惟上上错,厥田惟中中。恒、卫既从,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

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灉、沮会同。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土黑坟,厥草惟繇,厥木惟条。厥田惟中下,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厥贡漆丝,厥篚织文。浮于济、漯,达于河。

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岱畎丝、枲、铅、松、怪石。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

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沂其乂,蒙、羽其艺,大野既猪,东原厎平。厥土赤埴坟,草木渐包。厥田惟上中,厥赋中中。厥贡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桥弊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厥篚玄纤、缟。浮于淮、泗,达于河。

淮海惟扬州。彭蠡既猪,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筱簜既敷,厥草惟夭,厥木惟乔。厥土惟涂泥。厥田唯下下,厥赋下上,上错。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筱、簜、齿、革、羽、毛惟木。鸟夷卉服。厥篚织贝,厥包桔柚,锡贡。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簵、楛,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

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猪。导菏泽,被孟猪。厥土惟壤,下土坟垆。厥田惟中上,厥赋错上中敏芹族。厥贡漆、枲,絺、纻,厥篚纤、纩,锡贡磬错。浮于洛,达于河。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绩。厥土青黎,厥田惟下上,厥赋下中,三错。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西倾因桓是来,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敦物,至于鸟鼠。原隰厎绩,至于猪野。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厥首轮贡惟球、琳、琅玕。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会于渭汭。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

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

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导渭自鸟鼠同穴,东会于沣,又东会于泾,又东过漆沮,入于河。

导洛自熊耳,东北,会于涧、瀍;又东,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

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六府孔修,庶土交正,厎慎财赋,咸则三壤成赋。中邦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緫,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

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

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

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禹锡玄圭,告厥成功。

2. 文言文翻译小王子久不通贡,遣使千五百

小王子很久没有通贡,派遣使臣一千五百人(款关)。

出自《明史》:

许进,字季升,灵宝人。成化二年进士。除御史。历按甘肃、山东,皆有声。陈钺激变辽东,为御史强珍所劾,进亦率同官论之。汪直怒,构珍下狱,摘进他疏伪字,廷杖之几殆。满三考,迁山东副使。辨疑狱,人称神明。分巡辽东,坐累,征下诏狱。孝宗嗣位,释还。

弘治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小王子久不通贡,遣使千五百余人款关,进以便宜纳之。请于朝,诏许五百人至京师。已而屡盗边,进被劾,不问。三年复窥边,进等整军待之。新宁伯谭祐以京军援,乃遁去。又乞通贡,进再为请,帝许之。当是时,大同士马盛强,边防修整。贡使每至关,率下马脱弓矢入馆,俯首听命,无敢哗者。

《明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二百多年的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明史》虽有一些曲笔隐讳之处,但仍得到后世史家广泛的好评。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31中说:“近代诸史自欧阳公《五代史》外,《辽史》简略,《宋史》繁芜,《元史》草率,惟《金史》行文雅洁,叙事简括,稍为可观,然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3. 文言文翟汝文

宋史第一百三十一翟汝文列传

【原文】

翟汝文,字公巽,润州丹阳人。登进士第,以亲老不调者十年。擢议礼局编修官,召对,徽宗嘉之,除秘书郎。三馆士建议东封,汝文曰:“治道贵清净。今不启上述三代礼乐,而师秦、汉之侈心,非所愿也。”责监宿州税。久之,召除著作郎,迁起居郎。

皇太子就傅,命汝文劝讲,除中书舍人。言者谓汝文从苏轼、黄庭坚游,不可当赞书之任,出知襄州,移知济州,复知唐州,以谢章自辨罢。未几,起知陈州。召拜中书舍人,外制典雅,一时称之。命同修《哲宗国史》,迁给事中。高丽使入贡,诏班侍从之上,汝文言:“《春秋》之法,王人虽微,序诸侯上。不可卑近列而尊陪臣。”上遂命如旧制。内侍梁师成强市百姓墓田,广其园辅。汝文言于上,师成讽宰相黜汝文,出守宣州。

召为吏部侍郎,出知庐州,徙密州。密负海产盐,蔡京屡变盐法,盗贩者众,有司穷治党与。汝文曰:“祖宗法度,获私商不诘所由,欲靖民也。今系而虐之,将为厉矣。”悉纵之。密岁贡牛黄,汝文曰:“牛失黄辄死,非所以惠农,宜输财市之,则其害不私于密。”上从之。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改显谟阁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

建炎改元,上疏言:“陛下即位赦书,上供常数,后为献利之臣所增者,当议裁损。如浙东和预买绢岁九十七万六千匹,而越州乃二十万五百匹,以一路计之,当十之三。如杭州岁起之额盖与越州等,杭州去年已减十二万匹,独越州尚如旧,今乞视户等第减罢。”杨应诚请使高丽,图迎二帝,汝文奏:“应诚欺罔君父,若高丽辞以大图假道以至燕云,金人却请问津以窥吴越,将何辞以对?”后高丽果如汝文言。上将幸武昌,汝文疏请幸荆南,不从。

绍兴元年,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除参知政事、同提举修政局。时秦桧相,四方奏请填委未决,吏缘为奸。汝文语桧,宜责都司程考吏牍,稽违者惩之。汝文尝受辞牒,书字用印,直送省部;入对,乞治堂吏受赂者。桧怒,面劾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因奏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罢去以卒。

先是,汝文在密,桧为郡文学,汝文荐其才,故桧引用之。然汝文性刚不为桧屈,对案相诟,至目桧为“浊气”。汝文风度翘楚,好古博雅,精于篆籀,有文集行于世。

4. 翻译文言文

孔子在陈国时,有一只鹰坠在陈侯的庭院里死了。楛木做的箭射穿了它

的身体,箭头是用尖石做的,箭有一尺八寸长。陈惠公派人带着这只鹰,去

到孔子住的馆舍询问。孔子说:“这只鹰来得很远呢,它身上的箭是北方肃 慎氏制造的。从前周武王打败了商,开通了去南北方各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 道路,命令他们各自拿出本地的土特产进贡,使他们不忘记各自所从事的职 业。于是肃慎氏就向周天子进贡楛矢和石砮,箭长一尺八寸。武王为了公开 表明他使远方民族归附的威德,告示后人,让他们永远看到自己的权威,所 以在箭尾扣弦处刻上‘肃慎国进贡之箭’的字样,送给大女儿,并随嫁给虞 胡公而带到他所封的陈国。古时候,帝王把珍玉分给同姓,用来表示血缘的 亲近;把远方的贡品分给异姓,使他们不忘事奉天子。虞胡公是异姓,所以 把肃慎国的贡品分给了陈国。国君如派管事的去旧府里寻找,大概还能找 到。”陈惠公于是派人寻找,果然在用金装饰的木盒里发现了楛矢,像孔子 所说的一样。

5. 翻译文言文:沈宣词尝为丽水令

原文:

沈宣词尝为丽水令。自言家大梁时,厩常列骏马数十,而意常不足。咸通六年,客有马求售,洁白而毛鬣类朱,甚异之,酬以五十万,客许而直未及给,遽为将校王公遂所买。他日,谒公遂,问向时马,公遂曰:“竟未尝乘。”因引出,至则奋眄,殆不可跨,公遂怒捶之,又仆,度终不可禁。翌日,令诸子乘之,亦如是;诸仆乘,亦如是。因求前所直售宣词。宣词得之,复如是。会魏帅李公蔚市贡马,前后至者皆不可。公阅马,一阅遂售之。后入飞龙,上最爱宠,为当时名马。

译文:

沈宣词曾经是丽水县令,他常说家在大梁的时候,家中马厩里曾经有骏马几十匹,然而中意的却很少。咸通六年,门客有马要出售,此马通体雪白,但是颈上的鬣鬃却有点近似红色,十分奇异。于是沈宣词答应给门客五十万钱做酬劳,门客答应卖给他,但是还没来得及将马给他,马就被将校王公遂买走了。过了几天,沈宣词去拜见公遂,问起当时那匹马,公遂说:“我竟然还没有骑过呢。”于是将马牵出,马懒懒的站在原地,不肯移动,公遂生气的去捶马,又让马去驾车,公遂觉得这样也不行,于是就将马关了起来。 第二天,叫几个孩子去骑这匹马,还是想昨天一样,让家仆去骑,也是一样。于是将马卖给了之前打算买的沈宣词,宣词的到吗以后,情况也和公遂一样。恰好魏帅李公蔚在街市买贡马,前后来的马都不合心意。李公蔚看马,第一眼看见就把它买了下来,后来这匹马进了飞龙厩,是皇上最喜爱的马,成了当时的名马。

关于尚书禹贡原文和尚书禹贡原文及注释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