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最出名的一句话(尚书中最经典名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尚书最出名的一句话,以及尚书中最经典名句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尚书》里面有哪些经典中华句典?
【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出自《尚书,商书·咸有一德》。意思是:任命官吏只能任命德才兼备的人;君主身边的大臣及侍从也只能是这样的人。
【德惟治,否德乱】出自《尚书·商书·太甲下》。意思是:只有推行德政,天下才会长治久安;不推行德政,天下就会大乱。
【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出自《尚书·商书·说命中》。意思是:天下是长治久安,还是混乱,取决于官吏的作用。在选用官员时,不能提拔那些和自己关系亲昵的人,要任人唯贤。
【旁求俊彦,启迪后人】出自《尚书·商书·太甲上》。旁:广泛地。俊彦:贤能之辈。意思是:广泛地访求贤能之人,并以此教育后人。
【无耻过作非】出自《尚书·商书·说命中》。耻过:以过为耻。意思是:不要以过为庆尘耻而文过饰非。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出自《尚书·周书·周官》。崇:高。惟:由于。意思是:功德高是由于有志向,事业广大是由于勤劳。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出自掘简《尚书·周书·旅獒》。矜:小心谨慎。意思是:在细节上不小心谨慎,最终会败坏大的品德。
【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出自《尚书·周书·洪范》。意思是:天子应当像作臣民的父母一样,来作天下臣民的君王。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出自《尚书·周书·洪范》。党:朋友。意思是:(君主)没有偏袒、私念,王道就是通畅的。说明为人君者、从政者不能心存私念,要公平对待一切。
【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出自《尚书·周书·周官》。制治:制定各种法令进行治理。意思是:在国家没有产生动乱之前,就订立各种法令制度进行治理;在国家没有产生危机的时候,便采取保卫措施。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出自《尚书·周书·康诰》。意思是:对于统治阶级的怨恨不在大,也不在小。比喻当官的人只要尽职尽责,即使有民怨,也无关大小。
【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出自《尚书·周书·泰誓中》。受:指商纣王,其名受辛。予:指周武王。意思是:商纣王受辛有亿万臣民,却离心离德;我(周武王)有治国能臣十人,大家同心同德。
【若保赤字】出自《尚书·周书·康诰》。赤字:初生的婴孩。意思是:像爱护婴儿一样(爱护臣民)。誉散禅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出自《尚书·周书·泰誓上》。意思是:百姓所要得到的东西,老天就一定会从了他们的愿。比喻民心的重要性。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出自《尚书·周书·泰誓上》。天视:苍天的看法。意思是:上天的见解就是来自百姓的见解,上天所听闻的就是百姓所听闻的。比喻重视百姓就是重视上天,就能顺应天意。
【树德务滋,除恶务本】出自《尚书·周书·泰誓上》。树:立。意思是:培育良好的德行,务求滋长;铲除邪恶,务求除根。
【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为恶不同,同归于乱】出自《尚书·周书·蔡仲上》。为善:做善事。意思是:(君王)行善的方式虽然各有不同,但同样都会达到安定;行恶的方式也各有不同,但同样也会导致动乱。
【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出自《尚书·周书·武成》。偃武:停止战争准备和操练。意思是:停止战争准备和操练,施行文教,把战马都放还到华山之阳,把牛都放还到桃林之野。
【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出自《尚书·周书·洪范》。意思是:态度要谦恭,说话要合乎逻辑,观察要清楚,听取意见要聪慧,思考问题要睿智。
【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出自《尚书·周书·冏命》。绳:纠正。意思是:按照行为准则纠正错误,改正错误的根由,使其能继承先祖的伟业。
【不做无益害有益】出自《尚书·周书·旅獒》。意思是:不去做无益于自己身心的事情,以免损害了有益于身心的事情。
【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出自《尚书·周书·旅獒》。意思是:明白道理是不困难的,而付之行动是很困难的。
【无稽之言勿听,毋询之谋勿庸】出自《尚书·周书·旅獒》。无稽:没有根据。谋:计划。庸:使用。意思是:毫无根据的话不要听信,没有咨询过别人的计划不要试用。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德:德政。意思是:德政才是好的政治,政治的最终目的在于养育人民。
【任贤勿贰,去邪勿疑】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贰:不专一。意思是:任用德才兼备的人要坚信不疑,驱除奸佞小人要果断。
【天聪敏,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出自《尚书·虞书·皋陶谟》。聪明:指见闻。意思是:上天知晓人间的善恶,是在百姓中间听取和观察来的;上天的奖惩命令,是来自于百姓的意见的。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出自《尚书·虞书·舜典》。意思是: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鲧流放到羽山。这四个凶恶的家伙受到了应得的惩治,全天下的人就都心悦诚服了。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出自《尚书·虞书·尧典》。克:能够。明:彰显。意思是:彰显(自己)崇高的品德,使族人能够亲和团结。
【人心惟危,道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危:不安。允:诚实。意思是:(治国)最担心的是人心不安,治国的根本思想精微难明,只有一心一意地为民操劳,始终执行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出自《尚书·虞书·舜典》。永:长久。声:古代音乐的五声。意思是:诗是抒发作者志向的乐章,是需要长久歌咏的,五声是依附于所歌咏的诗的,使用十二律和五声合于节奏。
【德无常师,主善为师】出自《尚书·咸有一德》。师:榜样。意思是:德行修养是没有固定的老师的,以善为原则的人都是自己学习的榜样。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出自《尚书·仲虺之诰》。裕:宽裕。意思是:谦虚好问的人气度就宽宏,自以为是的人气量就狭小。
【能自得师者王,谓人奠己若者亡】出自《尚书·仲虺之诰》。意思是:能够自己拜得名师的人可以成就伟业,到处叫嚣别人不如自己的会灭亡。
【火炎昆冈,玉石俱焚】出自《尚书·胤征》。炎:烧。意思是:大火燃烧昆仑山时,美玉和顽石都遭到毁灭。比喻好坏同归于尽,成语“玉石俱焚”源于此。
【建官惟贤,位事惟能】出自《尚书·武成》。惟:按照。意思是:安排官员要按照才德,委任职务要根据能力。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出自《尚书·舜典》。五品:即五伦,父、母、兄、弟、子。意思是:百姓之间视为仇人,互不亲近,提倡尊老爱幼也不会顺利。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出自《尚书·君陈》。意思是:能忍耐,就可办成事情;宽宏大量,就有高尚的道德。
【德盛不狎侮】出自《尚书·旅獒》。意思是:高尚的人必然自重,也不侮辱别人。
【不役耳目,百度惟贞】出自《尚书·旅獒》。意思是:感官不被声色支配的人,他的思维是纯洁的。
【辞尚体要,弗惟好异】出自《尚书·毕命》。尚:崇尚,重。体要:精要,具体而概括。惟:为,是。意思是:文辞重在充实而概括,不是为了喜爱标新立异。
尚书中最唯美的句子
1、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周书·旅獒》
2、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虞书·大禹谟清则如》
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商书·仲虺之诰》答启
4、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尚书·商盯陵书·太甲下》
5、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周书·旅獒》
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虞书·大禹谟》
7、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商书·说命中》
8、慎厥身,修思永。---《尚书·虞书·皋陶谟》
9、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尚书·周书·君牙》
10、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尚书·商书·说命上》
尚书中的哪一句话让我们明白要想识渊博就要多向别人请教
好问则圆盯侍裕则消,自用则小。是尚书中用来告诫我们,刚自用的危害,也告诉我们善于提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韩愈说人生下来不是什么都知道的,不能橘吵没有疑惑 智能知识不学不成,不问不知是王丰说聪明的人不学习不会成为聪明的人,不问问题,不会知道那么多答案
尚书中虚心求教的名言
1、知人则哲。
哲:聪明。本句大意是;能识别人陪滑就是聪明。
人是复杂的,所以能够知人,识别出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哪些是有才能的人,哪些是平庸的人,就是聪明。
2、政贵有恒。
本句大意是:政令、政策重在长久不变。
一条政令,一项政策,在执行中重在连贯不变,长久坚持。时间短暂,则不易见其效果;朝令夕改,则执行者易生疑惑而无所适从。
3、习与性成。
习:习惯。性:习性。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告乱蚂决定性格。我们的老祖宗造就把这些说明白了。
4、作德,心逸日休。
逸:安逸。日:一天天。休:喜庆、顺和。
积德作好事的人,心地坦然,无忧无虑。事情一天比一天顺心。
《尚书·周官》还有“作伪.心劳日拙”一句。意思是:弄虚作假干坏事的人,用尽心机,藏奸饰伪。处境却越来越窘袜埋迫困难。两句从一正一反立意,可用以劝善戒恶,教育人们多做好事,不干坏事。
5、满招损,谦受益。
这两句大意是: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得益。
这两句上古传下来的训诫,言筒意赅,对比鲜明,表现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至今仍使人受益不浅,可用作座右铭。
6、诗言志,歌永言。
诗用来表连人的思想感情,歌是通过咏唱的语言,抑扬顿挫地把这种思想感情表达出来。
7、作伪,心劳日拙。
弄虚作假的人费尽心机,处境越来越困窘。
现实生活中,确也有些人弄虚作假,机关算尽,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可见这两句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特别是后一句“心劳日拙”,现已成为成语而常被引用,意思是耍尽小聪明,使尽坏心眼,最后不但没有得到好处,处境反而越来越糟。
8、树豫务滋,除恶务本。
树:建立。滋:滋长。本:根本,指根除。培养高尚的品德,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清除邪恶的东西,必须从根本上铲尽。
培养高尚的品德,应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不断提高;铲除邪恶必须雷厉风行,果断坚决,除恶务尽。
“除恶务尽”已成成语,说明打击邪恶势力,清除坏人坏事,务必干净、彻底,力争从根本上消灭之。
9、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玩人:指迷恋女色。丧志:消磨掉志气。
迷恋女色会丧失道德,沉迷于玩赏喜爱的东西,会捎磨掉志气。
沉溺于玩人玩物,则无法保持锐气和德行。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总结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历史教训,便是最好的说明。
[img]关于尚书最出名的一句话和尚书中最经典名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