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完整版及翻译(三字经全文及翻译)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经典教材,以三字一句的形式,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三字经》的完整版及翻译。
一、简介
《三字经》是由明代王应麟所著,是一本用朗朗上口的三字词句,总结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这本书通过简短的词句,讲述了人们该如何做人、处世和行为准则。它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儿童的启蒙教育,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二、多级标题
2.1 天地
2.2 天地人
2.3 人之初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本经典教材,以三字一句的形式,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三字经》的完整版及翻译。
一、简介
《三字经》是由明代王应麟所著,是一本用朗朗上口的三字词句,总结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这本书通过简短的词句,讲述了人们该如何做人、处世和行为准则。它被广泛应用于古代儿童的启蒙教育,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二、多级标题
2.1 天地
2.2 天地人
2.3 人之初
2.4 性相近
2.5 习相远
2.6 苟不教
2.7 未学先
2.8 性乃迁
2.9 教之道
2.10 贵以专
2.11 昔孟母
2.12 择邻处
2.13 子不学
2.14 断机杼
2.15 窦燕山
2.16 有义方
2.17 教五子
2.18 名播遐
2.19 养不教
2.20 父之过
2.21 教不严
2.22 师之惰
2.23 子不学
2.24 非所宜
2.25 幼不学
2.26 老何为
2.27 玉不琢
2.28 不成器
2.29 人不学
2.30 不知义
三、内容详细说明
2.1 天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句话表达了天地之间万物生成的无尽奥秘,体现了天地的伟大和无穷。
2.2 天地人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这句话进一步补充了天地的壮丽景象,同时提到了人与天地相互关系的紧密联系。
2.3 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表明人出生时本性善良,持有一种潜在的美好品质。
2.4 性相近
"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意味着尽管人的本性相似,但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养,人们的行为会有所差异。
2.5 习相远
"习相远,苟不教",这句话强调了教育对人的重要性,它可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6 苟不教
"苟不教,性乃迁",这句话表示人如果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的本性就会受到扭曲和改变。
2.7 未学先
"未学先问,对不识",这句话教导人们在学习之前要虚心地提问,并且正视自己的不足。
2.8 性乃迁
"性乃迁,教之道",这句话再次强调了教育对于人性修养的重要作用。
2.9 教之道
"教之道,贵以专",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需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2.10 昔孟母
"昔孟母,择邻处",这句话讲述了古代孟母的故事,她迁居到一个安静、良好环境的地方,是为了给孟子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2.11 择邻处
"择邻处,让不由",这句话教导人们要选择良好的周围环境,以此来影响个人的品德和成长。
2.12 子不学
"子不学,非所宜",这句话提醒人们,不学习会使人们失去某种应有的东西。
2.13 断机杼
"断机杼,织不成",这句话比喻没有经过充分学习和磨炼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果和成功的。
2.14 窦燕山
"窦燕山,有义方",这句话赞扬了古代名臣窦禹钧的才能和品德。
2.15 有义方
"有义方,教五子",这句话描述了窦燕山教育五个儿子的事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和传承。
2.16 教五子
"教五子,名播遐",这句话传达了窦家五个子孙通过教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17 名播遐
"名播遐,多僚寺",这句话表明教育的价值和力量,它可以塑造人们的人生和名声。
2.18 养不教
"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告诉父母们,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就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2.19 父之过
"父之过,亲不闻",这句话提醒父母们,要反思自己的过失,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2.20 教不严
"教不严,师之惰",这句话告诉老师们,如果不严格要求学生,就是对自己教学职责的怠慢。
2.21 师之惰
"师之惰,子不学",这句话意味着老师如果教学不用心,学生就无法受益。
2.22 子不学
"子不学,非所宜",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学生要重视学习。
2.23 非所宜
"非所宜,宜辞去",这句话意味着对于那些不愿意努力学习的学生,应该选择离开学校。
2.24 幼不学
"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表明没有青少年时期的辛勤学习,就不会有晚年的成就和幸福。
2.25 老何为
"老何为,读书疑",这句话教导老年人要多读书,不断学习。
2.26 玉不琢
"玉不琢,不成器",这句话比喻人如果不经过教育和修养,就不会成为有用的人才。
2.27 不成器
"不成器,人不立",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通过精心的教育和自我修养,人才能获得成功和尊重。
2.29 人不学
"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意味着人如果不学习,就无法理解道义和价值。
2.30 不知义
"不知义,无可为",这句话表明人如果不懂得正义和价值,就无法为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对《三字经》完整版及翻译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这本经典教材通过简短而精练的词句,传达了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这本书在中国的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有着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