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课文彩虹(小学一年级课文彩虹朗诵讲解)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小学一年级课文彩虹,以及小学一年级课文彩虹朗诵讲解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 #一年级# 导语】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以下是 考 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课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课文原文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哥哥,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你看见了,高兴吗?
2.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新词,会用常用词语说、写句子。
2、正确观察图画,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的内容,使学生初步懂得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3、能正确回答练习中提出的问题,会用“别着急,谁给你做什么”的句式说、写句子。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点:
理解句子的意思和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彩虹吗?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吗?
2、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彩虹》。
二、教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
2、板书生字词:
现等已经失喝
含喷雾试橙
3、教读字音。
4、指名读,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
5、指导书写。
6、再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7、理解词语:
“出现”、“消失腊大”:借助挂图,联系实际比较词语进行理解。
“等”、“试”:联系上下文理解。
“喝”、“含”、“喷”:结合动作演示理解词语。
“已经”:先讲词义,然后再举例理解。
“雾”:看实物或图理解。
“橙”:借助颜色理解。
8、读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理解句子意思。
三、巩固练习
1、读词语,讲讲词语的意思。
2、抄写生字新词。
四、作业
1、默写生字词。
2、读课文。
第档局世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二、新授
1、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句话?
2、边读句子边对照图画(或演示),理解句子的意思。
3、边读句子边思考问题,并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1)什么行肢时候,天边出现了什么?
(2)丁丁看见了,喊谁来看,爸爸看到彩虹了吗?丁丁怎么说?
(3)爸爸怎么说,怎么做的?
(4)丁丁看到爸爸造出了彩虹,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5)丁丁造出彩虹了吗?彩虹有几种颜色?
4、读课文,结合图画、演示,理解课文内容。
5、指导、训练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1、读句子,指图或演示讲句子的意思。
2、边读课文,边指图(或演示),讲课文内容。
3、正确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仿写句子
别着急(爸爸)给你(造一条彩虹)。
别着急()给你()。
别着急()给你()。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讲讲句子的意思。
2、让学生讲讲课文的内容。
二、从读入手,理解句子之间、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分段朗读课文,读出句子之间的停顿。
思考:
(1)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3、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1)雷雨过后,天边出现彩虹。
(2)看彩虹。
(3)爸爸造彩虹。
(4)丁丁造彩虹。
(5)丁丁造出了彩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想想哪几个自然段之间联系比较紧密,把课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二自然段为一部分。(出现彩虹,看彩虹。)
第三自然段为一部分。(爸爸造彩虹。)
第四、五部分为一自然段。(丁丁造彩虹。)
5、朗读课文,读出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之间的停顿。
三、巩固练习
1、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2、看图读、背课文。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默写课文。
第四课时
一、复习
1、背诵和默写课文。
2、说说造彩虹的方法。
二、练习
1、第一题:读下面的字,组成词语,再选一个词写句子。
(1)板书习题:
彩()()—()。
忙()()—()。
见()()—()。
(2)领学生读字。
(3)引导学生组词、造句。
(4)评价。
2、第二题:把下面的词语排成通顺的句子,想想词语的意思。
(1)板书习题:
彩虹天边一道过后出现了雷雨
彩虹出来爸爸没有看见所以已经消失
(2)读词语,想想词语的意思。
(3)想想怎样把这些词语排成句子。
(4)指导学生说句子。
(5)写句子,加标点。
3、第三题:把下面两部分句子适当地连起来,加上标点。
(1)板书习题:
雷雨过后我没看到彩虹
彩虹出来了我们来造一条彩虹
你别着急天边出现了一道彩虹
彩虹消失了爸爸快来看彩虹
(2)读两边的分句,想想分句的意思。
(3)想想左边的句子和右边的哪个句子有联系,用线连起来。
(4)引导学生连线加标点。
三、作业
练习第五题: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再读一读,把句子抄下来。
(1)爸爸彩虹出来了快来看啊
(2)爸爸让我也试一试吧
(3)啊又一条彩虹出现了
3.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浇、提、洒、挑、兴”7个生字,会写“那、到”两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
3、读好第2自然段中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
1、出示谜语:“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看一看,颜色还不少。”谜底是彩虹。
2、你看,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看一看,颜色还不少。
3、你知道彩虹有哪些颜色吗?
4、请告诉大家你在什么时候看见过彩虹?
(二)引出第一自然段。
预设一:这是海水中的彩虹,这是水雾中的彩虹,你看,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出示: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预设二:你在生活中观察得真仔细,出示: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1、请学生读句子
2、学习“座”。
(1)全班拼读。
(2)这个“座”字,你有什么发现?
(3)现在老师带你们去看美丽的图画,河面上架着一座(),草地上有(),出示房子图片,你能像刚刚那样试着说说这幅图吗?公园里有()。你看,它是量词,和“一”组成了数量词,一起来读读“一座桥,一座山,一座房子”。
(4)比较“座”和“坐”
(5)座”和“坐”选词填空。
3、现在把生字宝宝放回句子中,谁来试试。(个别读、男生女生读、全班读)
4、这座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
二、揭示课题,认读生字。
我们一起来学习《11、彩虹》
1、板题、读题。
2、指导生字“虹”。
(1)读准字音。“虹”ong后鼻音。(开火车读、全班读“彩虹”)
(2)见到“虹”字,你有什么发现?用加一加的方法:虫+工=虹。换一换的方法:江的三点水换成虫字旁的方法识记。
(3)看到这个字,你有什么疑问?“虹”怎么是虫字旁?
(4)讲述“虹”的字理,从虫从工,用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虫子旁:
“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人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古文中就有“虹饮于河”的说法,意思是说:一条大虫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
(5)其实古人和你们一样关注到了这一自然现象,写出了很多很有韵味的诗,拓展诗句:谁把青红绒两条,半红半紫挂天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插图,文中的小姑娘“我”。
“我”看到这座美丽的彩虹桥,小脑袋里冒出了很多奇妙的想法,请同学们听一听。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次。
3、现在请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这篇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4、整体感知。
“我”的这些奇思妙想是为了谁?
“我”的这些奇思妙想是为了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学习第2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看为了爸爸的奇思妙想,出示第二自然段。
(一)学习生字词。
1、请你读一读。(一个学生)
2、这里有一些生字词,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浇花(“浇”还能组什么词,“浇水”)、提水、洒水、挑水。
3、你有什么发现?这四个字都可以和水组成词语。
4、你来连一连。
5、再来读“高兴”。
6、谁能用“高兴”说一句话。你真快乐呀。你好开心啊。
7、我们学完了这个自然段的生字宝宝,这个自然段里面还有很多长句子,这个单元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练读长句子,请你自由读一读第2自然段,数一数有几句话。第2自然段有句话。
(二)学习第1句。
1、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句。我们先来读一下这个短语“浇花用的水壶”“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2、我听见你最后面的语气往上扬了,你为什么这样读啊?哪个同学像他这样读一读。
3、“我”在问爸爸要他的水壶。
谁来有礼貌地读一读?
谁来甜美地读一读?
谁来撒娇地读一读?
(三)学习第2句。
1、我问爸爸要了水壶之后,读。
(相机出示: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2、请自由地朗读这一句,边读边圈出表示我的动作的词语。
3、谁愿意和老师一起来合作读书。请你帮老师读一读动作的词语。
(相机出示:提,生读,师读如果我提着它……)
4、同桌合作读。个别读。
5、从3个动作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先提再走最后洒,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多有顺序呀。
6、师引读: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谁再来读一读,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男女生比赛读一下,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7、我真的在做这些事情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如果)
我们可以用如果来说我们的奇思妙想。
8、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四)学习第3句话。
1、我的这个奇思妙想其实就是为了“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引读)
2、“你”指的是谁。带着这种理解再读一次。
3、你觉得爸爸会高兴吗?为什么?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4、多么体贴懂事的小女孩,我们再来读一次。
(五)小结。
“我”真是个会想象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把第二自然段读一次。
五、学习生字“那、到”。
(一)观察“那、到”发现书写上的注意点。
(二)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结构,偏旁在右边,左宽右窄。
2、指导学生关注“到”:“撇折在横中线转弯”“点朝着交叉点的方向”“提比横长一点”“短竖靠近竖中线”“长竖比左边部分高一点”
3、展示评价。
六、课堂小结。
“我”是个体贴父母,关爱父母的小姑娘。她的奇思妙想还有很多,咱们下节课接着看。
4.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教学反思
《彩虹》是孩子们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现象,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
教学中,我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堂上,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导入到初读课文,到识字、读文答题,每个教学环节都渗透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充分地把读书权教给学生。另外,我作为一个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5.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教学反思
今天讲了第四单元的最后一课《彩虹》的第一课时,我还是采用的集中识字的方法,按照以往的先带拼音读小老师领读,齐读,指名读,去拼音小老师领读,交流识字方法,开火车检测,游戏检测等。整节课整体来说目标的达成还算可以,学生都能学会12个生字,会写两个生字。但就我们现在所研究的乐实课堂来说,我觉得我做的还有欠缺,没有真正的体现乐,因为还有个别学生有游离课堂的现象,还没有真正的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在检测的过程中,有个女生把“挑”和“提”弄混了,我也及时抓住了这一课堂生成,让学生来说这两个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但由于当时学生都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课堂的纪律稍微有点乱,我没让学生来总结而是自己把要点说了出来,其实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就说出来了,但我们都是被已有的讲课方式给固定住了,所以才会直接给学生讲而没有让学生自己来说。还是我们老师心中没能时时刻刻装着学生,没能时时刻刻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我们剥夺了学生的自主权,总觉得他们说的不好,说的不完整,其实只要放手,孩子就会有不一样的表现。
彩虹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彩虹》这篇课文借雨后彩虹表达了“我”心里的三个美好心愿,表现出“我”对爸爸、妈妈以及哥哥的爱,传递出真挚的家庭亲情。
《彩虹》的作者
《彩虹》的作者是韦其麟。韦其麟是广西著名的现代壮族诗人、作家。韦其麟的主要作品有《百鸟衣》、《凤凰歌》、《玫瑰花的故事》、《含羞草》、《苦果》等。《百鸟衣》是韦其麟的代表作,曾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诗歌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彩虹》的课文原文
雨侍闹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爸爸,如果我提着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走到桥上去,把水洒下来,不是我在下雨了吗?我把雨洒在山上的田地里,你就不用挑水浇了,你高兴吗?妈妈,如果我拿着你梳头用的那面圆圆的镜子,走到桥上去,森谈陵天上不是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月亮照你梳头,此戚你高兴吗?
彩虹哥哥,如果我把你系在门前树上的秋千拿去挂在彩虹桥上,我坐着秋千荡来荡去的时候,我的花裙子不就成了一朵彩云飘来飘去吗?你看见了,高兴吗?
部编版《彩虹》解读
部编版《彩虹》解读(一年级课文)
这是语文园地四最后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充满了想象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文章共分为四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把彩虹比作桥。弯弯的彩虹挂在天上,好像一座桥。
“雨停了”说明彩虹是在雨后出现的。“了”是轻声,在指导教学时,应该燃桥重点指导。
后三个自然段,分别以爸爸,妈妈,哥哥的称呼方式开头,很自然亲切。
“你高兴吗?”
“你高兴吗?”
“你看见了,高兴吗?”
每个自然段后的三个反问,加重了语气。
作者的想象非常得丰富。
她把想象自己提着爸爸浇花用的水壶,走在彩虹桥上洒水,爸爸就不用挑水浇田了。
她想象自己拿着妈滚兄妈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天上就多了一面镜子,这样妈妈梳头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她想象自己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桥上,她坐在彩虹桥上汤秋千,她美丽的花裙子变成了一朵彩云。
这是一篇非常简单的随文识字的课文。教师在教大段袭学的时候,要善于发散学生的思维。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活动,教师要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炼出重点,有的放矢,讲出课文的精髓。
多备课,多磨课。
有机会就上,上好大家印象中的第一课。
[img]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原文
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
妈妈,你梳头用的那面镜子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我拿着圆圆的月亮照着你梳头,你高兴吗?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虹、座、浇、提、洒、挑、兴”7个生字,会写“那、到”两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
3、读好第2自然段中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读好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第一自然段。
(一)导入。
1、出示谜语:“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看一看,颜色还不少。”谜底是彩虹。
2、你看,雨后一座桥,挂在半山腰,仔细看一看,颜色还不少。
3、你知道彩虹有哪些颜色吗?
4、请告诉大家你在什么时候看见过彩虹?
(二)引出第一自然段。
预设一:这是海水中的彩虹,这是水雾中的彩虹,你看,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出示: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预设二:你在生活中观察得真仔细,出示: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1、请学生读句子
2、学习“座”。
(1)全班拼读。
(2)这个“座”字,你有什么发现?
(3)现在老师带你们去看美丽的图画,河面上架着一座(),草地上有(),出示房子图片,你能像刚刚那样试着说散激说这幅图吗?公园里有()。你看,它是量词,和“一”组成了数量冲芦袜词,一起来读读“一座桥,一座山,一座房子”。
(4)比较“座”和“坐”
(5)座”和“坐”选词填空。
3、现在把生字宝宝放回句子中,谁来试试。(个别读、男生女生读、全班读)
4、这座美丽的桥指的是什么。
二、揭示课题,认读生字。
我们一起来学习《11、彩虹》
1、板题、读题。
2、指导生字“虹”。
(1)读准字音。“虹”ong后鼻音。(开火车读、全班读“彩虹”)
(2)见到“虹”字,你有什么发现?用加一加的方法:虫+工=虹。换一换的方法:江的三点水换成虫字旁的方法识记。
(3)看到这个字,你有什么疑问?“虹”怎么是虫字旁?
(4)讲述“虹”的字理,从虫从工,用小故事帮助学生记忆虫子旁:
“虹”总是出现在雨后,古人就认为“虹”是一种能呼风唤雨的“大虫”,在雨后下来喝水。古文中就有“虹饮于河”的说法,意思是说:一条大虫悬挂于天空,弓着身子,头伸进黄河里喝水。所以,古人造字时,用“虫”作了偏旁。
(5)其实古人和你们一样关注到了哗晌这一自然现象,写出了很多很有韵味的诗,拓展诗句:谁把青红绒两条,半红半紫挂天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插图,文中的小姑娘“我”。
“我”看到这座美丽的彩虹桥,小脑袋里冒出了很多奇妙的想法,请同学们听一听。
2、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
(2)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次。
3、现在请同学们标出自然段。
这篇课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4、整体感知。
“我”的这些奇思妙想是为了谁?
“我”的这些奇思妙想是为了______、______和______。
四、学习第2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看为了爸爸的奇思妙想,出示第二自然段。
(一)学习生字词。
1、请你读一读。(一个学生)
2、这里有一些生字词,我们一起来读一下。浇花(“浇”还能组什么词,“浇水”)、提水、洒水、挑水。
3、你有什么发现?这四个字都可以和水组成词语。
4、你来连一连。
5、再来读“高兴”。
6、谁能用“高兴”说一句话。你真快乐呀。你好开心啊。
7、我们学完了这个自然段的生字宝宝,这个自然段里面还有很多长句子,这个单元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练读长句子,请你自由读一读第2自然段,数一数有几句话。第2自然段有句话。
(二)学习第1句。
1、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句。我们先来读一下这个短语“浇花用的水壶”“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爸爸,你那把浇花用的水壶呢?”
2、我听见你最后面的语气往上扬了,你为什么这样读啊?哪个同学像他这样读一读。
3、“我”在问爸爸要他的水壶。
谁来有礼貌地读一读?
谁来甜美地读一读?
谁来撒娇地读一读?
(三)学习第2句。
1、我问爸爸要了水壶之后,读。
(相机出示: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2、请自由地朗读这一句,边读边圈出表示我的动作的词语。
3、谁愿意和李老师一起来合作读书。请你帮老师读一读动作的词语。
(相机出示:提,生读,师读如果我提着它……)
4、同桌合作读。个别读。
5、从3个动作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先提再走最后洒,一个动作接一个动作,多有顺序呀。
6、师引读: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谁再来读一读,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男女生比赛读一下,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
7、我真的在做这些事情吗?你从哪个词语知道的?(如果)
我们可以用如果来说我们的奇思妙想。
8、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四)学习第3句话。
1、我的这个奇思妙想其实就是为了“你就不用挑水去浇田了,你高兴吗?”(引读)
2、“你”指的是谁。带着这种理解再读一次。
3、你觉得爸爸会高兴吗?为什么?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小女孩?
4、多么体贴懂事的小女孩,我们再来读一次。
(五)小结。
“我”真是个会想象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把第二自然段读一次。
五、学习生字“那、到”。
(一)观察“那、到”发现书写上的注意点。
(二)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结构,偏旁在右边,左宽右窄。
2、指导学生关注“到”:“撇折在横中线转弯”“点朝着交叉点的方向”“提比横长一点”“短竖靠近竖中线”“长竖比左边部分高一点”
3、展示评价。
六、课堂小结。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彩虹》教学反思
《彩虹》是一篇图文兼美的课文。孩子们较感兴趣,这对理解课文很有利。于是我组织他们美美地朗读课文,让他们感受课文把彩虹写得很美。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至熟练后,进一步指导孩子们怎样读得更好,让孩子们进行自主研读,旨在让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来,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强烈地感受到彩虹的美。为了拓展孩子的思维和培养说话能力,我还创设了以下几个活动:向彩虹提问题、画一幅彩虹图。
这两个活动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他们几乎是毫不思索地向彩虹提出了一大堆有趣的问题,如:“彩虹,彩虹,你有宝宝了吗?”、“彩虹,彩虹,我可以和你交朋友吗?”、“彩虹,彩虹,你怎么这么弯?”、“彩虹,彩虹,我可以躺在你身睡觉吗?”、“彩虹,彩虹,我想拉住你荡秋千,你答应吗?”、“彩虹,彩虹,你看见我们在学习吗?”、“彩虹,彩虹,你在天看见飞机了吗?”、“彩虹,彩虹,我怎样才能爬到你面去?”、“彩虹,彩虹,我可以带你这条美丽的项链吗?”……这些极富个性和想象力的提问,正是学生们创造力展现之处,也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后来学生们画的彩虹图中,有些孩子把这些提问内容也画进去了,真是童趣十足,想象奇特。
结束了这一课,我更深地感受到,课堂要充满活力,师生的创造是很重要的。而课程改革实验材正为师生提供了很多创造空间,就看我们如何去把握,如何去挖掘,如何去运用了。同时也要求师要努力学习,接受新的育思想,做一个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的师,学中要充分利用学中的有利因素,创设条件,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课堂充满创新!
关于小学一年级课文彩虹和小学一年级课文彩虹朗诵讲解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