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及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和原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和原文如下:
及至秦王,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乎顷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棰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译文:到始皇即位时,他继承了六代先王打下的基础,始皇就像一个御手一样只要挥一挥手中的长鞭,诸侯们就像拉车的马一样必须听从始皇的命令,秦国东出吞并东西二周消灭诸侯,始皇登上了前无古人的帝位而控制天地四方,手持鞭杖来驾驭天下,声威震动四海。
始皇还派兵向南攻取百越地区,设置桂林、象郡,百越的君主都低下头,用绳索系住脖子,把性命交给秦国的下级官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堕名城,杀豪俊,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铸鐻,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
译文:始皇又派蒙恬率军到北方修筑长城,以此为防御屏障,同时主动出击,迫使匈裂顷弊奴退却七百多里,让胡人不敢南下牧马,武士不敢挽弓复仇。这时秦王废弃古代圣王的法则,焚烧诸子百家典籍,以此愚弄百姓。他摧毁名城,杀死豪杰,收聚天下的兵器集中到咸阳,销毁后铸成编钟,以及十二个铜人巨像,以此削弱平民百姓的反抗力量。
然后斩华为城,因河为津,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溪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文:然后他噼开华山为城垣,利用黄河为渡口,占据高达亿丈的城池,俯视深不可测的山谷来固守。最精锐的将领率军以强劲的弓弩把守在要害的关隘,忠臣和精锐的士兵手持利刃来盘查过往行人,天下因此安定。始皇的心里,以为关中的坚固,就像千里金城,子孙可以世代继承帝王的功业。
秦王既没,余威振于殊俗。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伯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而转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同“影”)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译肆族文:始皇死后,余威依然震慑远方。陈涉,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从事佣耕杂役的人,还是个被迁徙的刑徒,才能也就与普通人差不多,没有孔子、墨翟的贤明,也没有陶朱、猗顿的富有,跻身于行伍之间,在士卒之中崛起,率领疲惫散乱的士卒,带着几百个人,起身反抗秦国。
他们砍伐树木制作兵器,高举竹竿作为旗帜。天下人纷纷聚集响应,自带粮食,如影相随,山东豪杰同时起兵最终灭掉了秦国宗族。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锄櫌棘矜,非锬(同“铦”)于句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乡时之士也。
译文:况且当时秦朝并不弱小,雍州的土地,肴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和以前一样。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国的君主尊贵;粗糙的农具,并不比精良的武器锋利;被贬谪到边疆戍守的士卒,并不比九国的军队精锐;深谋远虑,和行军用兵的方法,也比不上过去的谋士。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千乘之权,招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肴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译文:然而成败的情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创建的功业也截然相反。以山东六国的势力与陈涉比较优劣,无论是权势还是力量,都不能相提并论。然而秦国凭借一块很小的国土,只有千乘的力量,让八州诸侯前来朝见与自己地位相同的秦王,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一百多年了。
此后秦国将天地四方视为私产,把肴山和函谷关设为宫殿,一个人振臂一呼而使秦国江山社稷和宗庙尽毁,连天子也死在别人手中,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秦国不施行仁义而使进攻和防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
译文:秦国吞并四海之土,统一天下诸侯,南面称帝,安抚国内百姓,天下的士人都欣然归向教化,产生这样的局面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近古以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帝王统一天下。周朝衰败,五霸已成过往,天子的政令不能通行于天下,所以诸侯都通过武力对外扩张,强国侵略弱国,人多欺负人少,战乱不断,百姓疲惫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译文:现在始皇称帝治理天下,天下只有一个君主。芸芸众生都希望能安居乐业,没有人不虚心敬仰天子。在这个时候,保持威严,巩固基业,就是国家安危的关键。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
译文:然而始皇贪婪卑鄙,独断专行,不信任有功之臣,不亲近士人百姓,废弃先王的法度,树立个人的权威,查禁典籍施行严刑酷法,把权术和武力放在第一,把仁德和道义置之脑后,以凶狠残暴统治天下。兼并天下的人崇尚权术和武力,安定天下的人主张顺应形势,这就是说取天下与守天下的方法是不同的。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译文:秦国结束战国时代而称王于天下,可是治道不变,政令不改,这就是取天下和守天下的方法没有不同。始皇刚愎自用,因此他的灭亡也为期不远了。假使秦王能够参考上古的先例,以及商、周的历史,来制定治国的政策,后世即使有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出现亡国之灾。因此三王创建天下,名号显扬善美,功业长久流传。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赈”)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
译文:秦二世继位后,天下没有人不观望他的政策。受冻的人渴望粗布短衣而挨饿的人渴望粗茶淡饭,天下人的呼声,就是新皇帝的资本。这就是说对劳苦民众的愿望很容易用仁政来满足。
假如二世具有普通君主的能力,并且任用忠臣贤士,君臣同心治理好天下是没问题的,若是二世能在守丧期间纠正先帝的错误,把土地分给百姓,并且分封功臣的后代,创建封国设置国君来礼敬天下人,大赦天下免除酷刑,废除罚没官奴和污人身体的刑罚,让罪犯各自返乡
打开国库,散发钱财,赈济孤独穷困的人,减轻赋税和徭役,帮助百姓走出困境,减轻刑法来延续前面的政策,使天下的百姓都能重新做人,改善品行,各自谨慎地约束自己,满足万民的愿望,再用威严治理天下,天下就安定了。
即四海之内,皆讙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
译文:在四海之内,都安居乐业,只怕发生变乱,即使有狡猾的人,也不会产生背叛皇帝的想法,那么不法的奸臣就不能掩饰他的阴谋,而暴乱的恶行也可以制止了。
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
译文:二世没有采用这种方法,而是更加暴虐无道,毁坏宗庙,伤害臣民,继续修建阿房宫,制定严刑酷法,官吏处理政务愈加严苛,奖赏和惩罚不当,赋税和徭役无限制,天下事情繁多,官吏无法处理,百姓贫困而君主不能安抚。
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众,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众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
译文:此后奸邪诈伪之人同时作乱,全国上下相互隐瞒,获罪的人越来越多,受刑被杀的人堵住了道路,而天下人深受其苦。自君卿以下到平民百姓,每个人都感到自己处境危险,处在穷困苦难之中,都不能安于自己的位置,所以容易动摇。
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
译文:因此陈涉不需要具有商汤和周武王的才能,也不需要具有公侯的地位,只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人就群起响应,这是因为人民感到处境危险。所以古代圣王能够洞察事物的变化发展,从中得知国家存亡的关键,因此统治人民的方法,只在于使其安定罢了。
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译文:天下即使有倒行逆施的臣子,也一定不会得到人民的响应了。所以说“生活安定的民众可以对其推行仁义,而处境危险的民众容易让其为非作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自己却不能免于被杀戮,正是因为挽救危亡的方法不正确。这是二世的过错。
[img]《史记 秦始皇本纪》的翻译和原文
一、译文
八月己亥,赵高想要作乱,害怕群臣不肯服从,就预先做了一个试验,拿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把鹿说成是马。”
赵高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缄默不语,有的说是马,来阿谀迎合赵高。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假借法律暗中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后来大臣们都很惧怕赵高。
二、原文
八月己亥,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於二世嫌纳,曰:“马也。”族者轮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
三、出处
节选自西汉司马迁的《史记》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司马迁在元封三年(前108年)接替其父担任太史令,从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创作《太史公书》(后来称为《史记》)。
后因向汉武帝为李陵战败投降匈奴之事辩护而被捕入狱并处以腐刑,在形体和精神上遭受巨大的创伤。出狱后任中书令,忍辱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大约在征和二年(前91年),终于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
二、作品赏析
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
另外,《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
三、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兆信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本纪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两汉】司马迁
秦始皇帝者, 秦庄襄王 子也。庄襄王为秦 质子 於赵,见 吕不韦 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 秦昭王 四十八年正月生於 邯郸 。及生,名为政,姓 赵氏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 秦王 。当是之时, 秦地 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 南郡 矣;北收 上郡 以东,有河东、太原、 上党郡 ;东至 荥阳 ,灭 二周 ,置 三川郡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 文信侯 。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 李斯 为舍人。 蒙骜 、 王齮 、 麃公 等为将军。王年少,初 即位 ,委 国事 大臣。
晋阳反,元年,将军 蒙骜 击定之。二年,麃公将卒攻卷,斩首三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王齮死。十月,将军蒙骜攻魏氏畼、有 诡 。岁大饥。四年,拔畼、有诡。三月,军罢。秦质子归自赵,赵太子出归国。十月 庚寅 ,蝗虫从东方来, 蔽天 。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五年,将军骜攻魏,定酸枣、燕、虚、 长平 、 雍丘 、山 阳城 ,皆拔之,取二十城。初置 东郡 。冬雷。
六年,韩、魏、赵、卫、楚共击秦,取 寿陵 。秦出颂好兵,五国兵罢。拔卫,迫东郡,其君角率其支属徙居 野王 ,阻其山以保魏之河内。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将军骜死以攻龙孤,庆都还兵,攻汲。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八年,王弟 长安君 成蟜 将军击赵,反,死 屯留 ,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 临洮 。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 嫪毐 封为 长信侯 。予之 山阳 地,令毐居之。 宫室 车马衣服 苑囿 驰猎恣毐。事无 小大 皆决于毐。又以河西 太原郡 更为毐国。
九年,彗星见,或 竟天 。攻魏垣、 蒲阳 。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 卫卒 、 官骑 、戎翟君公、 舍人 ,将欲攻 蕲年宫 为乱。王知之,令相国、 昌平君 、 昌文君 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及宦者皆在战中,亦拜爵一级。毐等 败走 。即令国中:有生得毐,赐钱段樱斗百万;杀之,五十万。尽得毐等。卫尉竭、内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齐等二十人皆枭首。 车裂 以徇,灭其宗。及其舍人,轻者为 鬼薪 。及夺爵迁蜀四千馀家,家房陵。(四)[是]月寒冻,有死者。 杨端和 攻衍氏。彗星见西方,又见北方,从斗以南八十日。
十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 桓齮 为将军。齐、 赵来 置酒。齐人 茅焦 说秦王曰:“ 秦方 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秦王乃迎太後於雍而入咸阳,复居 甘泉宫 。大索, 逐客 , 李斯 上书说,乃止 逐客令 。李斯因说秦王,请先取韩以恐他国,於是使斯下韩。韩王患之。与 韩非 谋弱秦。大梁人 尉缭 来,说秦王曰:“握磨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 合从 ,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 夫差 、愍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 豪臣 ,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秦王从其计,见尉缭 亢礼 ,衣服 食饮 与缭同。缭曰:“秦王 为人 , 蜂准 , 长目 , 挚鸟膺 ,豺声,少恩而 虎狼心 ,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於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 久游 。”乃亡去。秦王觉,固止,以为 秦国 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 用事 。
十一年, 王翦 、桓齮、杨端和攻邺,取九城。王翦攻 阏与 、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邺、安阳。桓齮将。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 秦人 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
十三年,桓齮攻赵 平阳 ,杀赵将 扈辄 ,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 赵军 於平阳,取 宜安 ,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 武城 。韩非使秦, 秦用 李斯谋,留非,非死 云阳 。韩王请为臣。
十五年, 大兴 兵,一军至邺,一军至太原,取 狼孟 。 地动 。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初令男子书年。魏献地於秦。秦置丽邑。十七年, 内史腾 攻韩,得 韩王安 ,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 颍川 。地动。 华阳 太后卒。民大饥。
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 上地 ,下井陉,端和将 河内 , 羌瘣 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 赵地 东阳,得 赵王 。引兵欲攻燕,屯中山。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 仇怨 ,皆 阬 之。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 始皇帝 母太后崩。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自立为 代王 ,东与燕 合兵 ,军上谷。大饥。
二十年, 燕太子丹 患 秦兵 至国,恐,使 荆轲刺秦王 。秦王觉之, 体解 轲以徇,而使王翦、辛胜攻燕。燕、代发兵击 秦军 ,秦军破燕 易水 之西。二十一年,王贲攻(蓟)[荆]。乃益发卒诣王翦军,遂破燕太子军,取燕蓟城,得太子丹之首。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王翦谢病老归。 新郑 反。昌平君徙於郢。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二十二年, 王贲 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 请降 ,尽取其地。
二十三年,秦王复召王翦,彊起之,使将击荆。取陈以南至平舆,虏荆王。秦王游至郢陈。荆将 项燕 立昌平君为荆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 蒙武 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二十五年,大兴兵,使王贲将,攻燕辽东,得 燕王喜 。还攻代,虏 代王嘉 。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 会稽郡 。五月,天下大酺。
二十六年, 齐王建 与其相後胜发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将军王贲从 燕南 攻齐,得齐王建。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 异日 韩王纳地效玺,请为 藩臣 ,已而倍约,与赵、魏合从畔秦,故 兴兵 诛之,虏其王。 寡人 以为善, 庶几 息兵革。赵王使其相 李牧 来 约盟 ,故归其质子。已而倍盟,反我太原,故兴兵诛之,得其王。赵公子嘉乃自立为 代王 ,故举兵 击灭 之。魏王始约服入秦,已而与韩、赵谋袭秦,秦兵吏诛,遂破之。荆 王献 青阳以西,已而畔约,击我南郡,故发兵诛,得其王,遂定其荆地。燕王 昏乱 ,其太子丹乃 阴令 荆轲 为贼,兵吏诛,灭其国。齐王用 后胜 计,绝秦使,欲为乱,兵吏诛,虏其王,平齐地。寡人以 眇眇之身 ,兴兵诛暴乱,赖 宗庙 之灵, 六王 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 名号 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後世。其议帝号。”丞相绾、 御史大夫 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 天子 不能制。今陛下兴 义兵 ,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 泰皇 ,泰皇最贵。’臣等 昧死 上 尊号 ,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 朕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 追尊 庄襄王为 太上皇 。制曰:“朕闻 太古 有号毋谥, 中古 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 谥法 。朕为始皇帝。後世以 计数 ,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始皇推 终始 五德 之传,以为周得 火德 ,秦代 周德 ,从所不胜。方今 水德 之始,改年始, 朝贺 皆自十月朔。衣服 旄旌 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 法冠 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刚毅 戾深 ,事皆决於法,刻削毋仁恩和义,然後合五德之数。於是急法,久者不赦。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 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 仇雠 ,诸侯更相诛 伐 , 周天子 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 异意 ,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鬬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 立国 ,是 树兵 也,而求其 宁息 ,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 三十六郡 ,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 黔首 ”。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 钟鐻 ,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 丈尺 。 车同轨 。 书同文 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 羌中 ,南至 北向户 ,北据河为塞,并 阴山 至辽东。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 章台 、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 雍门 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 相属 。所得诸侯美人 钟鼓 ,以充入之。
二十七年,始皇巡 陇西 、北地,出 鸡头山 ,过 回中 。焉作 信宫 渭南,已更命信宫为 极庙 ,象天极。自极庙道通郦山,作 甘泉 前殿。筑 甬道 ,自咸阳属之。是岁, 赐爵 一级。治 驰道 。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 峄山 。立石,与鲁诸 儒生 议, 刻石 颂秦德,议 封禅 望祭 山川之事。乃遂上 泰山 ,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於树下,因封其树为 五大夫 。禅 梁父 。刻所立石,其辞曰: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 修饬 。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 黎民 ,登兹泰山,周览 东极 。从臣思迹,本原事业,祗诵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大义休明,垂于後世,顺承勿革。皇帝躬圣,既平天下,不懈於治。 夙兴夜寐 ,建设 长利 ,专隆 教诲 。训经宣达,远近毕理,咸承 圣志 。贵贱分明,男女 礼顺 ,慎遵 职事 。 昭隔 内外,靡不 清净 ,施于後嗣。化及无穷,遵奉 遗诏 ,永承 重戒 。
於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 之罘 ,立石颂秦德焉而去。
南登 琅邪 ,快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 琅邪台 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曰:
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万物之纪。以明人事,合同父子。圣智仁义,显白道理。东抚东土,以省卒士。事已大毕,乃临 于海 。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 抟心揖志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应时动事,是维皇帝。匡饬 异俗 ,陵水经地。忧恤黔首,朝夕不懈。除疑定法,咸知所辟。 方伯 分职,诸治经易。举错必当,莫不如画。皇帝之明,临察四方。尊卑贵贱,不逾 次行 。奸邪不容,皆务 贞良 。细大尽力,莫敢怠荒。远迩辟隐, 专务 肃庄。端直 敦忠 ,事业有常。皇帝之德,存定四极。诛乱除害,兴利致福。节事以时,诸产繁殖。黔首安宁,不用兵革。六亲相保,终无寇贼。 驩欣 奉教,尽知法式。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 功盖五帝 ,泽及牛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 琅邪 。 列侯 武城侯 王离 、列侯通武侯王贲、伦侯建成侯赵亥、伦侯昌武侯成、伦侯武信侯冯毋择、丞相 隗林 、丞相 王绾 、卿李斯、卿王戊、五大夫赵婴、五大夫杨樛从,与议於海上。曰:“古之帝者,地不过千里,诸侯各守其封域,或朝或否,相侵暴乱,残伐不止,犹刻金石,以自为纪。古之五帝三王,知教不同,法度不明,假威鬼神,以欺远方,实不称名,故不久长。其身未殁,诸侯倍叛,法令不行。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昭明宗庙,体道行德,尊号大成。群臣相与诵皇帝功德,刻于金石,以为表经。”
既已,齐人 徐巿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 蓬莱 、 方丈 、 瀛洲 ,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始皇还,过 彭城 ,斋戒祷祠,欲出 周鼎 泗水 。使千人 没水 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 衡山 、南郡。浮江,至 湘山 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於是始皇大怒,使 刑徒 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上自南郡由 武关 归。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登之罘,刻石。其辞曰:
维二十九年,时在 中春 ,阳和方起。皇帝东游,巡登之罘,临照于海。从臣嘉观, 原念 休烈 , 追诵 本始。大圣 作治 , 建定 法度,显箸纲纪。外教诸侯,光施文惠,明以义理。六国回辟,贪戾无厌,虐杀不已。皇帝哀众,遂发讨师,奋扬武德。义诛信行, 威燀 旁达,莫不宾服。 烹灭 彊暴, 振救 黔首,周定四极。普施明法, 经纬天下 ,永为仪则。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群臣 诵功 ,请刻于石,表垂于 常式 。
其东观曰:
维二十九年,皇帝春游, 览省 远方。逮于海隅,遂登之罘, 昭临 朝阳。观望 广丽 ,从臣咸念,原道至明。圣法初兴,清理疆内,外诛暴彊。 武威 旁畅 ,振动四极,禽灭六王。阐并天下,甾害绝息,永偃 戎兵 。皇帝 明德 ,经理宇内,视听不怠。作立大义,昭设备器,咸有 章旗 。职臣 遵分 ,各知所行,事无嫌疑。黔首 改化 ,远迩同度,临古绝尤。常职既定,後嗣循业, 长承 圣治。群臣嘉德,祗诵圣烈,请刻之罘。
旋,遂之琅邪,道 上党 入。
三十年,无事。
三十一年十二月,更名腊曰“ 嘉平 ”。赐黔首里六石米,二羊。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 羡门 、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其辞曰:
遂兴师旅,诛戮无道,为逆灭息。武殄暴逆,文复无罪,庶心咸服。惠论功劳,赏及牛马,恩肥土域。皇帝奋威,德并诸侯,初一 泰平 。堕坏城郭,决 通川 防,夷去险阻。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惠被诸产,久并来田,莫不安所。群臣 诵烈 ,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因使韩终、
关于史记·秦始皇本纪和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