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的寓言故事(孟子中的寓言故事及其哲理)

72 0 2024-03-2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孟子》中的寓言故事,以及孟子中的寓言故事及其哲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孟子》中的寓言故事,以及孟子中的寓言故事及其哲理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孟子寓言故事有哪些

【1】专心致志

孟子寓言故事三则

从前,有一个名叫弈秋的人,是全国最善下棋的高手。

有两个学生,一起跟弈秋学习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老师教他下棋的时候,他心里却想着:现在天空中大概正有鸿雁飞来,我拉满弓搭上箭把它射下来,美餐一顿多好啊……

结果,虽然这两个学生在一起学习,又是同一个名师传授。然而,一个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有学到什么本事。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不一样吗?不是呀!

寓意:学习必须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否则,就会浪费光阴,一事无成。

原渣搜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 子《孟子·告子上》

【2】小偷改错

有一个人养成了偷偷摸摸的习惯,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

有人规劝他说:"正正经经地做人,要懂得是非好坏。偷东西可不是好人的行为啊!"

这人听了,表示要改正自己的错误,说:"既然如此,就让我慢慢地改正吧。我先少偷一些,由每天偷一只改作每月偷一只,到明年再停止偷吧!"

既然已经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赶快改正,为什么要等到来年呢?

寓意:发现了错误,要坚决地及时地改正;有错慢慢改,实际是自我原谅。以这种态度是改拍纯正不了错误的。

原文: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孟 轲《孟子·滕文公下》

【3】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

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

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稿矣。

孟 子《孟子·公孙丑上》

作者简介:孟 子(约公元前390-前305),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曾一度为齐宣王客卿。他死后,门徒把他的著述编辑为《孟子》。《孟子》和论语一样,是问答语录体,但篇幅略长。书中引用的寓言故事,精粹深刻,风趣幽默,标志着中国寓言的如贺历成熟。

出自孟子的寓言故事

1、五十步笑百步——《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好大喜功,对外发动的几场战争都大败。他又自认为自己很努力治国,然而国家治理得并不好,人口数量并不多。他问孟子是什么原因。

孟子

孟子回答说:“大王您喜欢打仗,那我就用打仗来作比喻吧。战鼓咚咚敲响的时候,双方战士刀兵相见打在一起,而有些士兵就丢下盗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一口气逃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一口气逃跑了五十步停下来。逃跑了五十步的士兵嘲笑那些逃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大王您以为如何?”梁惠王说:“这不行。尽管没有逃跑一百步,他们同样是逃跑呀。”

梁惠王几十年的当权,和韩、赵、齐、秦等国作战有胜有负,国家并没有强大,人口也并没有增多,而其他国家的国君并不像他那样为国操劳,国力也和魏国不相上下。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结果,就向孟子提问。

孟子用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故事来告诉梁惠王,在错巧亏误的方向努力,不管努力多还是努力少,都只不过是白费力气而已。梁惠王的所谓努力治国,只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是扰民,而并未施行仁政,孟子告诉他,只有真正施行仁政,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百姓生活。

孟子

2、拔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

宋国有个人,担心自己的禾苗长得慢,就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高竖链了些,累得筋疲力尽。他回到家,告诉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紧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已经全部都枯死了。

孟子讲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需要平时不断地积累仁义才行,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不断地坚持培养。就像种禾苗一样,需要耐心耕耘,不能忘记,也不可以拔苗助长,只有不断地集义,才余宽孙可能培养得了浩然之气。

3、王良请辞——《孟子·滕文公下》

从前,赵简子派王良给他宠幸的小臣奚驾车打猎,一整天打不着一只鸟。奚回报赵简子说:“王良是天底下最差劲的车夫。”王良知道后就说:“希望再来一次打猎!”他尽力说服奚,奚才答应了。一个早上就打了十只鸟。奚回报赵简子说:“王良是天底下最棒的车夫!”赵简子让王良专门给奚驾车,王良拒绝了,说:“我为他按照规则来驾车,整天打不着一只鸟;我违背规则驾车,一早上就打了十只鸟。我不惯替小人驾车,请别让我干这种事。”

孟子得不到诸侯国的任用,他的主张不能得到实现,他的弟子替他惋惜,委婉地建议他去主动游说诸侯。孟子以王良自比,把当时的诸侯比作小人奚,他不肯歪曲自己的主张去追随诸侯。孟子还指出: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img]

孟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孟子休妻

孟子一生所取得的成就,与母亲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一天,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叉开腿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

孟母说:“什么原因?”

孟子说:“她叉开腿蹲在地上。”

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

孟子曰:“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租厅培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

孟母三迁

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足辟][bi,两字合一]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o,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i,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 [白话]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弊唯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伏销,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孟子中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有以下寓言故事:

1、五十步笑百步:这是孟子在《梁惠王上》中用来讽刺梁碰羡隐惠王的寓言,比喻那些自己也有笑厅缺点却嘲笑别人的人,或者那些自以为比别人稍微好一点就自满的人。

2、揠苗助长:这是孟子在《告子上》中用来说明事物有其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妄求速成的寓言,比喻那些急于求成而反而坏事的人,或者那些不顾实际情况而盲目行动的人。

3、弈秋诲奕:这是孟子在《万章上》中用来派乱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一心二用的寓言,比喻那些不专心学习而分心他事的人,或者那些不重视学习而浪费时间的人。

关于《孟子》中的寓言故事和孟子中的寓言故事及其哲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