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第一部)

83 0 2024-03-2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以及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第一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以及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第一部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什么史书

编年体史书。

春秋作者。孔子。孔子所作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中国古历弯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春秋》虽为经,亦为史。它对后世之人及后世史传体的写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春秋》用干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岩岩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后来出现了很多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的书,被称为传。其中《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被列入儒家肢枣闷经典。

[img]

《春秋》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是的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

它是按年、月、日有次芹亏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

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

《春秋》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嫌如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芹首启,包括

12个国君,合计242年的历史。它虽是鲁国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以及当

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也作了广泛的记载。

因此,史学家就把200多年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时期。

《春秋》全书大约17000字,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

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如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星变、水灾、

虫灾等;经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祭祀、婚丧、城筑、宫室、搜狩、土田等。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吗?

是。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就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本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东周时诸侯国的史书后来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编订的鲁国史《春秋》留传了下来。

创作背景

孔子“作春秋”的原因,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余(太史公)闻董生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马迁对《春秋》极为推崇:”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法之所为用者易见,而礼之所为禁者难知。

学术界对于《春秋》的史学价值存在质疑。胡适认为:“《春秋》那部书,只可当作孔门正名主义的参考书看,却不可当作一部模范的史书看。后来的史家把《春秋》当作作史的模范,便大错了。为什么呢?因为历史的宗旨在于‘说真话,记实事’。《春秋》的宗旨,不在记实事,只在写个人心中对实事的评判。”徐复观先生也说:“可以断定孔子修《春秋》的动机、目的,不在今日所谓‘史学’,而是发挥古代良史,以史的审判代替神的审判的庄严使命。可以说,这是史学以上的使命,所以它是经而不是史。”

然而史料记载中并没有对《春秋》的历史记载产生怀疑。杜预在《春秋左传集解·序》中说:“仲尼因鲁史策书成文,考其真伪,而志其典礼,上以遵周公之遗制,下以明将来之法。”朱熹说:“圣人作《春秋》,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春秋》记史的笔法与《史记》不同。司马迁明确指出:”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而君比之于春秋,谬矣。”但《春秋》的“微言大义”并不意味着其“言”是失实的。张京华有这样的评价:“如果说‘良史’、‘实录’代表了古代史学的基本原则,‘微言大义’则是代表了古代史学的最高境界。”也许正因如此,《左传》才会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圣人,谁能修之?“

春秋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又称《春秋经》、《麟经》或《麟史》,是我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是“四书五经”之一,是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主要记载了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之间鲁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共计242年,可以说《春秋》就是一部宏谈鲁国的国史。现所存全文,不过一万六千多字。

《春秋》主要内容

《春秋》虽是鲁国官修史书,但它记载的不仅仅是鲁国一国之事,而是将春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演变及发展作了全面记载。其中记载最多的是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政治活动,战争也是本书的重点。

此外还记载了会盟、朝聘、婚丧、祭祀以及经济政策的变化等大事,并加以简单的评论。如隐公元年载,周平王向鲁惠公之妾仲子赠賵,作者认为这是为君的不守君道,不成体统。又如《春秋》宣公十五年载有“初税亩”,即在这一年开始实行履亩而税,取代了传统的“藉田以力”的徭役租,导致了领主经济走向崩溃,为地主经济的兴起开辟了道路。

这一记载反映了春秋末期赋税和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春秋》还记载了日月食、星变、虫灾塌腊、地震、山崩、雨霜、雹、水旱等自然情况的变异。如隐公八年,有“螟”的记载,由此可知这一年发生了螟虫灾害,可惜蔽衫碰记事过于简单。《春秋》对经济、文化的记载比较少。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因此古人为此书又写了一些著作,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氏传》30卷亩槐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将的是所谓“微言大义”,就是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迅者友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嫌穗因而许多内容太过牵强附会,经不起推敲。而左传则以史实为主,补充并纠正《春秋》中错误或没有记录的大事。而且左传的文学性也很高,因此它的史料价值和影响力都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

《左传》和《春秋》谁是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是中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左传》全名为《左氏春秋传》,即以《春秋》为本,将《春秋》补至哀公十六年,称为“续经”。

《春秋》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迄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答卜包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十二公,计242年间史事。在时间上,本书反映鲁国历史的一部分,后世所称“春秋时期”,即以书中截取鲁史的时限而得名。

书籍价值

《春秋行汪》所载均系当时鲁国君及史官认为应书于简册的史事,以及周王室与其他诸侯国正式向鲁国通报的史事。其中多记政治、军事、外交活动,“杂事”则有祭祀、婚丧、城筑、搜狩和田赋等记载,还有日月食、地震、虫灾、水旱、陨石等自然现象的记载。

在价值上,它是春秋时期史事的基本信实的原始记录。清带穗书中所载该时期各诸侯国征战、弑杀、结盟、联姻等方面的事实及线索,是春秋史研究所不可缺少的材料。

关于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和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第一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