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书岩井俊二的信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情书岩井俊二,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岩井俊二《情书》的故事梗概?
- 2、《情书》作者: [日] 岩井俊二
- 3、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究竟是想传达什么?对此你怎么看?
- 4、情书岩井俊二,浅析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美学
- 5、能不能问下《情书》的作者?
- 6、岩井俊二 情书 结局
岩井俊二《情书》的故事梗概?
《情书》是由岩井俊二自编自导的的日本纯爱电影,讲述了一封原本出于哀思而寄往天国的情书,却大出意料收到同名同姓的回信,并且逐渐挖掘出一段深埋多年却始终沉静的纯真单恋的爱情故事。
日本神户某个飘雪的冬日,渡边博子在前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悲痛到不能自已。正因为无法抑制住对已逝恋人的思念,渡边博子在其中学同学录里发现“藤井树”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时,依循着寄发了一封本以为是发往天国的情书。
不想不久渡边博子竟然收到署名为“藤清扮乱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她知晓此藤井树是一个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且还是男友藤井树少年时代的同班同学。为了多了解一些昔日恋人在中学时代的情况,渡边博子开始与女性藤井树书信往来。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渐渐发现少年时代与她同名同姓的那个藤井树曾对自己藏了一腔柔情 。
扩展资料
《情书》是由岩井俊二自编自导的的日本纯爱电影,由中山美穗、丰川悦司、柏原崇等主演,于1995年3月25日首映。
角色信息:
(1)藤井树(女)(成人时代),男藤井树国中时期的同学,两人因同名同姓而闹出不少的笑话,彼此纠缠了两年,男藤井树后对其心生情愫,奈何藤井树未曾发现,因此而错过了。
(2)渡边博子,渡答档边博子是藤井树的未婚妻,因藤井树英年早逝,难以忘怀,于是在其国中同学录上发现藤井树的通信地址,便寄送书信,借以慰藉,却不曾想遇到的是同名同姓之人。
(3)秋叶茂,藤井树(男)的朋友,暗恋渡边博子,在藤井树死后,向博子表白并在一起。
(4)藤井树(男)(少年时代),少年时期的藤井树,喜欢同班姓名相同的藤井树(女),后山难死亡,是渡边博子的未婚夫。
(5)藤井树(女)(少女时代),和藤井树(男)是同班同学,两人不是恋人,后收到渡边博子的信件发现缺厅了藤井树(男)的暗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情书》
[img]《情书》作者: [日] 岩井俊二
。。原作名: ラヴレター
。。ISBN: 9787544292870
。。内容简介。。
《情书》是作家岩井俊二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经典电影《情书》原著。两个同名同姓的藤井树,两张穿越时空却惊人相似的少女面孔,牵出一段珍藏在岁月深处的初恋。即使经历岁月的洗礼,真挚的感情也不会磨灭弯昌昌,生命是短暂的,埋扒而爱是永恒的。
。。作者简介。。
岩井俊二
导演、作家。1963年出生于宫城县仙台市,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作为导演,他是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帜,相继推出的《情书》《燕尾蝶》《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以影像清新、叙事独特、画面纯粹、情感细腻获得极大好评,清新感人的故事和明快唯美的影像引起轰动。作为作家,他以清丽、隽永、残酷和忧伤的文字,书写青春物语,书写成长疼痛,细腻精美到让人无法抗拒。代表作有《情书》《燕尾蝶》《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华莱士人鱼》《垃圾筐电影院》《花与爱丽丝》《梦的花嫁》等。
。。精彩短评。。
#
有人来过,有人爱过,有人守过,有人走过。
#
未曾开口的爱,你终究还是知道了
#
“没人知道。这种事偷偷地做才有意义。” 这是藤井树和藤井树的故事,在最美的刹那,戛然而止……
#
看了两遍的电影,看了两遍的书,无论看多少次,再读的时候也还是会有些惆怅,是啊,无疾而终的爱恋,无法言喻的巧合,也只能是惆怅而远不是伤感,但是正因为这样这个故事才一次次的打动你我,读的时候脑海里全是柏原崇少年的清澈脸庞,就更觉得这故事很美很干净。 神户,小樽,一定都是很美好的地方吧。 写了一遍遍的名字,都是未说出的喜欢。
#
看过电影来温习此书。这本书泪点颇多,比如爷爷背树去医院的那段还有与雷公爷爷回忆藤井树的那段,都令人潸然泪下。还有感觉日本人对很多事情看得都是很平静的,对于生死看着很平淡。一群人平静的回忆一个逝去之人,就像平常聊天一样。
#
我一面佯装平静,一面想把卡片揣到兜里。然而不凑巧,我喜欢的围裙,上下没有一个兜。
引自 第十二章
#
没人知道。这种事偷偷地做才有意义。
#
藤井树:
你好。
这些回忆属于你,所以我觉得应该由你来保留。我想,他以前肯定很喜欢你。我很庆幸,那个人是你。谢谢你一直以来的回信。我会再写信给你的。
再见。
渡边博子
又及:恐怕你也是喜迅蔽欢他的吧?
#
藤井树:
你好。
感冒好了没有?
今天我在回家途中,看到坡道上的樱花含苞欲放。
这里的春天即将来临。
渡边博子
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究竟是想传达什么?对此你怎么看?
看完《情书》这部电影之后,让我感概万千,原来这部电影讲的不仅是爱情,还有告别。
一、关于电影的名字
《情书》这个名字起的实在是巧妙,博子和藤井树之间往来的书信是情书,因为承载的是爱的追寻,满满都是浪漫的回忆。图书馆里的书签是情书,这种隐蔽判仿喊的告白一旦被挖掘出来,便能够爆发出巨大的爱意,或许这样的情书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但是没有关系,爱在心里已经足够。总之只要你有心,细节处皆是情书。
其实整部电影就是一封情书,那些心中装着美好爱情的人,一看就懂。
二、关于告别
沧海桑田,岁月无痕,回忆虽然美好,但是念念不忘最终会耽误了我们以后的路。博子一直深爱着男藤井树,两年未曾走出悲伤,电影开始博子躺在雪地里,那种失去的痛苦是何等的令人绝望。朋友秋叶一直深爱着博子,默然陪伴和等待,秋叶也想让博子走出来,却无能为力,因为博子似乎并不想走出来,她留恋、怀念,正如她自己所说,她太自私,男藤井树给她太多美好的回忆,太多美好的爱,她不想就这样失去。
女藤井树一直不愿意面对失去父亲的那种悲伤,虽然感冒病的厉害,却始终不愿意去医院,因为那里有太多悲伤的回忆。
整部电影,就是在教我们如何告别,如何走出悲伤和往事分手。
三、关于爱情
男藤井树是爱女藤井树的,温暖的阳光下,他在窗边看书,她在整理,然而他的目光一直留恋在她身上。那种细小的心思,如微风一般,撩动人心底那根最敏感的琴弦。又如飘忽不定的窗帘,不知何时起,何时停。漆黑的夜里,她等他交换试卷,一向沉默的他却是那么的幽默有趣,让她无奈,却怎么也恨不起来。整部电影,细微之处,满满都是爱意。
女藤井树是爱男藤井树的,然而这种爱自己也未曾发觉,但是一些细节却可以佐证。女藤井树后来去了图书馆工作,这说明她很怀念那段中学和男藤井树一起在图书馆的岁月。
藤井树是爱博子的。我在心中无数脑补他求婚的画面:拿着戒指,足足等了三个小时,在那安静的美景中,却始终未曾开口。很多人说藤井树不开口求婚是因为心里始终爱着女藤井树,我不认为是这样,毕竟男藤井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于爱的人,做尽了所有暗示,却始终无法将爱说出口。
所以,整部电影里,表达的都是爱情。
四、关于治愈
有时候走出悲伤并不容易,生老病死,我们免不了失去爱的人。如何告别,是人生的一大难题。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亲人在世的时候不懂得陪伴,哪一天突然离开了才意识到失去是如何的痛苦。然后活在无比的愧疚中、怀念中,甚至忘记了眼前的路而无法走出那种悲伤。
五、关于美景
电影大部分镜头是在雪地里拍摄的,雪意味着寒冷,掘野意味着掩埋,不管是女藤井树,还是博子,内心都如同被雪掩埋一样,无法走出那种悲伤,最终选择逃避。在回忆的时光里,总是阳光明大枣媚,那是多好的一段岁月,闭上眼如同昨日一般,清纯青涩的年代,总是让人留念。在电影的结尾处,雪慢慢的在融化,意味着她们正在走出那种失去的痛苦。
六、关于结尾
这是我看到的最棒的一个结尾了。迟到了十年的表白,仍然让她心动不已,她想藏起那根书签,却发现自己浑身上下没有一个衣兜。将书签放回书里,她抱着那本叫做《追忆似水年华》的书,放在胸前,生怕谁夺走一般。脸上的那种表情,和当前他将袋子套到她头上之后,她看着他背影的表情一样。不要说爱情是怎么开始的,因为在意识到之前,已经如同春草一般,发芽很久了。
七、关于音乐
真是悦耳动听!
情书岩井俊二,浅析导演岩井俊二的电影美学
《情书》是由岩井俊二自编自导的的日本纯爱电影,自1995年上映后在便日本国内引起轰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无数观众的心。
导演岩井俊二对青春题材电影的把握可谓炉火纯青,而今时隔26年,再看这一部豆瓣8.9高分的《情书》,仍能感受到那份跨越生死的深刻暗恋,那份关于青春的悸动与遗憾,为之悲伤与感动。
成就这场“极致暗恋”的背后,是导演岩井俊二独特的“岩井美学”的加持。
作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手,岩井俊李纤二有着极其浓烈的个人风格,在日本影坛自成一家。
不同于北野武的血腥暴力,也有别与同样以温情题材与唯美表现出名的周防正行,岩井俊二的作品有着独树一帜的个性化和诗意的美学特征,而正是这种独特的“岩井美学”使其受到无数人追捧,被誉为日本最具潜力的新晋“映象作家”。
岩井俊二
今天,我将以《情书》为例,深度解读这部电影的艺术魅力,浅析岩井俊二独特的“岩井美学”。
一:自然之美
日本文化研究作家,叶渭渠教授在其与唐月梅的著作《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写到:
“日本人最初的美意识,不是来自宗教式的伦理道德和哲学,而是来自人与自然的共生,来自人与自然密不可分的民俗式的思想 ”
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所谓的“日出之国”,受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及历史传统等影响,日本对于自然怀有深切的爱与特殊的亲和感情,对自然美的感觉极其敏锐纤细,并且含有丰富的艺术性,这是日本人的自然观的最重要特征。
而这种特征,也深刻的影响着岩井俊二及其作品。
电影《情书》中,岩井俊二利用季节性的自然景物进行叙事抒情,唯美的画面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而这些画面本身又从抒情表意独立出来,形成天然的视觉美感。
《情书》整部电影里都使用了雪景,从北海道到小樽、从山顶、屋顶、公路、无一不是白雪覆盖的一片。
一方面,白雪隐喻亡者,象征着已然亡故的藤井树。
而女主渡边博子所到之处,一切事物都覆盖在皑皑白雪中,象征着藤井树的痕迹无处不在。
另一方面,日本人擅以景寄情,雪正是女主内心世界的外化。
影片开头,白茫茫的背景,一袭黑衣的博子屏住呼吸,静静的躺着雪地之中,这一近景画面暗示着所有的情节都由这场面孔开始。紧接着,镜头开始凌乱的晃动,特写博子的博子面部与手部动作,她开始大口大口的呼吸。
随后,晃动不安的镜头向上拉伸,转化为一个悠长的大景深慢镜头,俯拍雪地全景,而置身其中的博子,慢慢的成为一个小黑点,在画面中越走越远。
这是影片的一处经典场景,漫天飞雪的世界就是博子冰封心灵的外化,而雪则象征着她对已故男友无限的思念与追忆,在这两周年的忌日,其他人大多都已走出伤痛,说说笑笑的喝酒聊天,唯有博子,躲在这杳无人迹的地方,以屏住呼吸的行为,体验男友藤井树临死前的痛苦。
由晃动凌乱的画面暗示生者的悲哀激动的情绪,而博子在雪地之中的缓慢移动,产生了一种在雪地中无法自由、无法前进的束缚感,隐喻博子困于男友逝世的伤痛之中,无法释怀!
日本人爱雪,雪易消融,其中蕴含着一种无常的哀感,与日本人的伤感性格非常契合,而岩井俊二正是抓住这点,借助自然之物,定下整部电影的基调,营造出生死相隔的悲哀情绪。
除了白雪之外,电影中另外一个频繁出现的自然景物便是树。
在日本人的民俗信仰中,树木是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自然物象,对树木的感受和思索成为日本人自然观的根基,以木为先,成就了最初的自然美,也成为日本文化历史及艺术美的源头。
《情书》结尾,爷爷告诉藤井树院子里有一棵树,是她出生那年种下的。
女主角笑着在院子里找寻着这棵树,这看似平常的场景,实则意味着女主在经历了残酷的别离与创伤之后,迎来了温暖的新生。
日本人哪前仿尊重树木,他们认为
“植物通过种子发芽、成长、开花和结果,不断轮回,以维系生命,表现出对生的强烈意识和优雅的美”。
影片的最后,女藤井树终于得知了男藤井树的死讯,大病了一场,在生死的边缘体验过之后,笼罩在悔唤女主身上的父亲死亡的阴霾才渐渐散去,而那些被她所忽略的年少的爱恋也破土而出,大病初愈的藤井树,如同那颗向上生长的树一般,获得新生。
二:物哀之美
日本人喜欢美,尤其钟情“物哀”之美。
“物哀”这一概念最早由日本江户时代的国学家本局宣长提出,他认为:
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一切不尽如人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动至深的。
“物哀”是从寂寞的心境中诞生的悲剧之美,物哀之美,是日本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
日本“物哀”之情的诞生,与日本地理的环境有着巨大关系,一方面,日本列岛四面环海,因独特的地理及气候,自然美景密布,雪山、海岛、湖泊、火山给人无尽美的享受;
另一方面,日本又天灾频发,千百年来,地震、火山、海啸等自然灾害给日本国民带来太多伤害与不幸的回忆。
在顿感自身的渺小与无力之中,目睹美好事物的消亡,久而久之,一种“世事多变无常”的观念便深植于日本国民心中,使其产生了对“悲哀”的崇尚之情,“物哀”便成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美学理念。
而岩井俊二的作品《情书》,也极好的传承了这种“睹物伤情、物我同哀”物哀之美。
《情书》这部电影,其故事内核便是“逝去”,青春的逝去、亲人的逝去、爱情的逝去,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哀伤。
男藤井树与博子交往多时,却迟迟未对其求婚,年纪轻轻便在山难中逝世,临死之前仍然吟唱着那一首伤感的情歌。
当死亡来临之际,他内心深处,仍然是青春记忆中的那个女孩;那一份未曾说出口的暗恋,注定成为秘密,随着自己的逝去而掩埋,这是他终身的遗憾,矛盾而哀伤。
渡边博子沉浸在男友逝世的伤痛之中,两年都无法走出,她看不到身边好友秋叶对她的爱慕,固执的不愿忘却;她心血来潮寄出的一封信,却意外的联系上了女藤井树,在后续信件往来中,渐渐的得知了深藏于男友心中的青春爱恋,悲哀的发现,自己或许只是一个影子,她难舍难弃的眷恋也如水中倒影那般虚无,她痛苦而无望。
女藤井树看似是最幸运的那个,在追忆与男藤井树的青春往事中,她逐渐发现少年深藏于心的爱慕,却因为年少时自己的矜持而遗憾错过;如梦初醒却已无力挽回,只剩下对往昔纯真的追忆与对逝去的情谊的无尽缅怀,含着一种忧伤与遗憾。
在女藤井树回忆青春往事时,有一个很经典的片段: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在学校的图书馆中,少年藤井树手捧着一本书,静静的立在窗边,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少年的侧脸上,风吹动窗帘,在少年身边轻轻扬起,导演用了逆光的机位,又在人物脸上采用高光拍摄,使少年周身笼罩着一层朦胧的美感。
这唯美的一幕,落在了女藤井树的眼光,她抬眼一撇,眼中似乎流露出她所不知道的情愫。
而在后面的片段中,这一幕再次出现,只是,窗帘落下已没有少年,只是随风飞舞的几片樱花。
樱花作为日本岛国的国花,已然成为了一种象征,即对短暂而又美好事物的情绪化符号书写。
它美丽,却总是很快飘零,人们欣赏其盛开的姿态,却又无尽的伤感其凋零的瞬间,这类短暂存在的景物,凄婉优美却又转瞬即逝,恰是日本“物哀”文化的代表。
在《情书》中,岩井俊二正是樱花这一意象为诗意表征,暗示少年藤井树生命的逝去,也遗憾于这段青春爱恋的无疾而终。
相对比西方或炽热奔放、或曲折离奇的爱情电影,岩井俊二对于《情书》的情感调度更加的节制与含蓄。 受日本物哀文化的影响,在塑造这段极致唯美的爱恋的同时,也暗含着青春的遗憾与残缺,但也正因为这种不圆满,使其透露出一股难以言说的美丽与忧愁,更加的回味悠长。
三:死亡之美
在岩井俊二的系列电影中,死亡同样是一大重要命题,一般人会对死亡讳莫如深避之不及,但岩井俊二却总是直面死亡,这很大一部分也是受日本独特生死观的影响。
有别于其他民族,日本民族对于死亡、暴力、消逝等一系列消极思想颇为崇尚,对于死亡,他们更多的是欣赏与赞美,而这种思想也深刻的影响着日本国民,并贯穿于他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之中。
川端康成曾说:
“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
所以诸如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等知名作家,都在其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了自杀,选择了如樱花般在绚烂的时刻走向消亡!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
而深受影响的岩井俊二,也在其作品中,着力表现其对死亡的态度。
但和同时期杰出导演北野武一样,他们都没有拘泥于传统的生死观,而是结合西方文化,试图用作品,诠释自己对死亡新的理解:在强调生命流逝不可逆的悲伤主题的同时,彰显其对死亡与生命的沉思。
所不同的是,北野武擅长“暴力美学”,用血腥杀戮反衬生命与死亡,而岩井俊二则是用唯美、温和又含蓄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死亡美学”。
电影《情书》中共有两个人物的死亡,一是男藤井树,二是女藤井树的父亲,面对这两处死亡,导演的表现非常含蓄。
男藤井树死于山难,但整部影片都没有这一灾难的直接镜头,而是通过描写女友博子对他的执念及追忆,突出其死亡的悲剧。
而女藤井树父亲的死亡刻画,则更加隐晦,电影中有一处场景:少女藤井树在父亲葬礼结束之后,沿着结冰的坡道滑行,停下来时,她看到冰雪之中有一只死去的蜻蜓,僵直的躺在地上。她凝视着它,没有任何情绪的发问:爸爸死了?是吗?
整部电影没有大起大落的生死镜头,所用的色彩基调也是黑色与白色,突显出对死者的哀惜之情,两人的死亡也被刻画成了一种淡而绵长的哀伤。
这是影片有关死亡的最直接的表现,然而岩井俊二的野心并不满足于表面肤浅的陈述,于他而言:
生与死并不仅仅在于肉体,还有情感与意念。电影《情书》,并不简单描述死亡,而是想通过死亡,对重生与离逝进行探讨:在死亡发生时,生者如何面对已逝者,如何在死亡的沉痛中脱身继续生活?
而这一命题,他需要借助两位女主给出答案。
面对死亡,电影中的两位女主最初给出的答案是隐忍、逃避!
博子无法释怀男友的死,她把自己封闭起来,拒绝遗忘也拒绝新的情感。
她深爱着死去的未婚夫,甚至不惜向早已变成公路的他家旧址发出一封信:“藤井树君,你好吗?我很好,渡边博子”。她深知这封信不可能得到回复,如此固执的举动背后,只因为她需要一遍一遍的确认这个死亡的讯息,直到自己相信为止。
而对于女藤井树而言,父亲的离世对她来说是巨大的创伤,她选择了将其深埋心中。
她一直感冒咳嗽,却坚持不肯去医院,最后在母亲的哄骗下,才来到医院,坐在长椅上等待叫号的时候,迷迷糊糊的睡着,陷入了梦境之中:
梦中的她也是这般坐在走廊长椅之上,尽头处忽然亮起一道刺眼的曝光,一架病床在走廊拐角处朝她的方向驶来,四周空无一人,气氛显得阴森恐怖;而后镜头快速切换,病床的周围突然多了医生与护士,后面则是紧紧跟随着的母亲和爷爷,而她的父亲正躺在病床之上,戴着氧气罩奄奄一息······
原来,当年她的父亲正是因为感冒没有重视,恶化成肺炎,在一个雪天病发,最终抢救无效死亡,所以,医院便成为了女藤井树逃避的地方,这里埋藏着她的噩梦,即便重病也不愿踏足。
对于死亡,她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隐忍与逃避,任由死亡的阴影笼罩,无法走出。
但随着那一封神奇的“信”,那一段尘封的爱的往事的开启,两人对于死亡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态度。
在与女藤井树的通信中,博子终于发现了这是一段无望的爱情,明白了曾经的“一见钟情”或许真的是另有玄机。
而女藤井树也因为这一次往事的追忆,渐渐清晰了少年对自己的情愫,在骤然得知对方的死讯之后,病情加重,如同她父亲一样在雪天重病复发,最后由爷爷背着到医院抢救。
博子意识到:只有忘却这一段镜花水月般的爱情,她才能重新振作生活。
而女藤井树也在生死边缘体验过死亡之后,豁然开朗,重新回忆起身边那些被自己所忽视、掩埋的爱的记忆。
于是,两位女主在各自对于死亡的“疼痛”之后获得了新生:博子奔向空旷的雪地中,冲着雪山声嘶力竭的呐喊:你好吗?我很好!
画面一切,躺在病床上的刚抢救回来的女藤井树发出同样的呓语:你好吗?我很好!
这一刻,回忆与忘却第一次重叠,这两个备受死亡悲哀的人找到了各自的救赎之道:博子选择了忘却,忘却这段不美满的爱情;而女藤井树选择了记忆,珍藏爱的回忆,带着爱好好生活。
至此,岩井俊二的“死亡美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升华:死亡的哀伤没有减弱,但逝者已矣,哀伤之余,生者更应该好好生活。
正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小说中写的: 死并不是完结,而是对生的另一种延续。
遗憾往往是另一种圆满,在影片背景的茫茫白雪中,雪花落下的瞬间,不是凋零,而是盛开,这种死亡之美,被赋予了形而上的美感,足以在心中留下莫不磨灭的印记。
结语:
一名优秀的导演,都该有属于着自己的标签,岩井俊二被称为日本“新电影运动”的旗手,在电影《情书》中流露出他对日本传统文化、传统美学的怀念与尊重。
而作为一个极致的唯美浪漫主义者,他将日本独特审美文化中的自然之美,物哀之美,死亡之美与自己擅长的青春题材相结合,成就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青春岩井美学”。
这一封“情书”,看似简单,但感人至深,回味悠长······
能不能问下《情书》的作者?
《情书》是日本作家岩井俊二的长篇小说,也是其成名作,首次出版于1995年。小说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展开,通过两丛拆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舒缓的笔调细致的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
小说通过两位女子对过去的追忆以及有关生死的描绘含蓄优美、感而不伤的表达了珍惜有限生命和宝贵爱情核郑清的主题。岩井俊二在1995年将《情书》改前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波及到整个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区。
岩井俊二(Shunji Iwai、いわい しゅんじ),1963年1月24日出生于日本宫城县仙台市,毕业于横滨国立大学,日本导演、作家。
1992年,岩井俊二大学毕业后,拍摄恐怖片《鬼汤》而出道 。1994年,凭借电视短片《爱的捆绑》获得柏林电影节的NETPAC奖 。1995年,岩井俊二执导了他的剧场电影处女作《情书》 。2001年,拍摄音乐犯罪片《关于莉莉周的一切》。2004年,岩井俊二执导个人首部喜剧片《花与爱丽丝》。2006年,担任爱情片《彩虹女神》的制片人 。2009年,岩井俊二与娜塔莉·波特曼、姜文等12名导演联袂执导短片集《纽约,我爱你》 。2011年,拍摄记录日本震后福岛实况的纪录片《3.11后的朋友们 剧场版》,该片入围第6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论坛单元” 。2015年,执导首部动画片《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该片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动画片提名 。
百度百科:岩井俊二
岩井俊二 情书 结局
结局:整个电影内容,谈的不是山盟海誓的约束,也不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琼瑶式苦恋,只是单纯的两段逝去的纯纯感情;一段是埋藏在男藤井树心底的旧爱-对于同班同学从未表白的暗恋;另一段是渡边博子液磨卖对逝者表达的无尽的追念。最后博子终于知道未婚夫爱上她的原因只是因为女藤井树与自己长得神似之后,虽然悲伤依旧,却终于走出了这段感情的阴影,寻得自己心灵上最终的解脱。
链接:
?pwd=o21z 提取码:o21z
《情书》由一个同名同姓的误会开始,通过两个女子书信的交流,以含情脉脉的笔触舒缓闹逗地展现了两段可贵的爱情。内容讲述一位少女渡边博子(中山美穗饰)在男友攀山意外丧生后,无意中得知他中学时代在故乡的地址,于是寄了一封明知不会有回音的情书到那里,但意外地却收到回信,原来是一位与她已故男友同名同姓的女孩~藤井树(中山美穗分饰)收到,并回了信。 之后两人开始通信,博子因而进一步了解少年时代的男藤井树(柏原崇饰)及女藤井树(酒井美纪饰)的故事。
而后博子决定到北海道,与现任男友秋叶茂(丰川悦司饰)寻找此同名同姓的藤井树。两人错过了相遇的机会,但博子却偶然发现藤井树与自己的样貌原来十分相似。 回去后,博子渐了解她已故的男友对她一见钟情的原因是因为她和他的中学同学藤井树样子酷似,于是便放开游晌怀抱,往已故男友遇难的山前大声舒发心中郁结,并接受了秋叶茂的一段新恋情。 另一方面,藤井树也渐回忆起以往与其同名同姓的同学一起的点点滴滴,最后因机缘巧合得到了一个埋藏多年的答案...
关于情书岩井俊二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