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清廉的散文(歌颂清廉的散文150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歌颂清廉的散文,以及歌颂清廉的散文150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求一篇廉政文化诗歌或散文作品。请大家多多帮忙,谢谢!
您好:
1.廉政
是一种信念
是人作为人开始直立行走
走向社会化
接触私有
有了贪欲
而又害怕贪欲恣肆
由心向外
生长的信念
是物质与精神还有政治的
沉重积淀
荷塘月色里
泥潭深布
阴影滋生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时而昭昭时而昏昏
却始终保持警觉的信念
(二)
文化
是一种力量
是一场和风细雨
润物无声的力量
孕育生灵
哺养性情
祛除污秽
涤荡龌龊
纯洁灵魂
是一御胡余场激光闪电
醍醐灌顶的力量
教人反思
令人愧悔
发人猛醒
叫人回味
让人鼓舞
众人喝彩
(三)
诗与歌
一则发自内心
一则溢于言表
为了二者的结合
心生喜悦
行伴舞意
为了仍然存在的
腐朽
没落
破败
终有一天会敲响丧钟
为了心中的信念
添加了无穷的力量
而诗
而歌
廉洁诗歌
廉洁,如花朵般美丽,
照耀着人们的心房;
廉洁,如清泉般清凉,
滋润着人们的心镇滚房.
“粉身碎骨浑不怕,
只留清白在人间.”
廉洁,是一高尚品德,
自古有多少廉洁之人.
两袖清风,于谦之品.
今日,多少人以廉洁为目标.
我们要做一个廉洁之人.
廉洁一种美德,一种素质,
它深深的扎根在人的心灵里,
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人,浑身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气质.
那是因为你拥有廉洁的美德.
遵纪守法,不拿不该拿的东西.
以廉洁为纪,秉公守法.
八荣八耻,铭记在心.
做一个好人民,一个廉洁之人.
我们爱廉洁,
从名人传记里感受名人的廉洁,
从生活小事里感受周围人的廉洁.
让我们大声说: “我们爱廉洁!”
廉
一言一行不忘克已奉公,
一奉一动常思清正廉明。
做渣
缅诸葛鞠躬尽瘁,流芳千古,
怀和珅贪得无厌,遗臭万年。
大公无私喜一世,
贪得无厌喜一时。
官员分十分,百姓喜百分,
官员私一分,百姓苦万分。
【辛苦收集的哟!亲,记得给个好评】希望其中对你有帮助
[img]谁能帮我找一首关于廉洁的诗和一篇散文
《廉政之歌》:
从硝烟弥漫的战场,
到和煦明媚的春光;
从延安窑洞的蜡烛,
到霓虹闪耀的辉煌……
我们的党,
历经岁月与沧桑,
从“小米加步枪”,
到世界民族的脊梁!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荒。
艰苦与勤俭,是我们根植民众的土壤;
清政与廉洁,更是我们代表民众的形象。
由延安整风的自我解剖,
到七届二中全会的转变成长;
由“三大作风”的励精勤勉,
到“三个代表”的传承开创,
我们的党,
历经考验与创伤,
带领着人民——
跨越荆棘,
走出荒凉;
翻过险峰,
迈向小康。
“公生明,廉生威。”
先人警句震撼心房;
“取伤廉,与伤惠。”
历史警钟时刻鸣响。
“生于忧患,死与安乐。”
人生谶语世代不枉。
历史困橡,我们严厉的师长;
我们,历史一脉的延长。
我们的党,
正在——
谨承先人之志向,
开启未来的远航。
清正廉明,
把握航向,
带领着人民,
昂首驶向
世纪的——
辉煌!
廉洁的散文《也许》
也许,也许就是一本书一首歌,一部电影一部电视片,从这里开始了,开始了人生的转变。
也许,也许就是一瓶酒一条烟,一袋礼品一袋茶叶,从这里开始了,开始了人生的演变。
也许,也许就是一位老乡一名远亲,一个朋友的朋友一个同学的同学,从这里开始了,开始了人生的改变。
也许,也许就是一声”叮嘱”、一句”肺腑之言”,一场舞会一场宴会,从这里开始了,开始了人生的褪变。
也许,就是一张门票一份请柬,一次旅游一次留念,从这里开始了,开始了人生的突变。
也许你是一位受过隆重表彰的好领导、好干部、是位模范、是位榜样,当众多荣誉和鲜花围在你面前,你是否被这些荣誉和鲜花冲昏了头脑,拿自己的荣誉做掩护,丧失原则,而将自已正在推向另一个极端?
也许你是一位市领导、一位局领导、一位乡镇领导、一位关键科室的负责人,当权利握在你的手中、许多诱惑摆在你面前,你的立场、你的原则、你的党性是否在动摇、在改变?
也许你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公正无私、光明磊落、在金钱手塌面前不动心,在美女面前不动色,在权利面前不丧失原则,被群众所认肯,被社会所认肯,在人们的心中永远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党员!
也许你被许多荣誉和鲜花冲昏了头脑,也许你在诸多诱惑面前不能辨别是非,也许就这么一小步、这么一闪念、这么一霎那、这么一抬头一举手,或着是这么一回的失误,而走向了罪恶遗臭万年!
也许的就也许了,也许有的青史长存,有的以泪洗面,有的还在徘徊,有的还在乔装打扮,有的还想卷土重来,有的还在故事重演
也许你记住了楷模的微笑,也许你记住一悬崖后的粉碎,也许你衡量、你思考、你犹豫,也许你根本就用不着衡量、用不着思考、用不着犹豫,心中唯有两个字――”廉洁”!
廉洁,正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美德,廉洁,也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的责任。以廉为荣、以廉为美、以廉为乐,让廉洁的旋律唱响在共和国的上空,让我们的五星红旗更加地绚丽灿烂。
让我们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廉洁勤政,努力拼搏,共同建设我们美好而和谐的家园!
廉洁之心 希望之灯
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有些美好的东西,人们若丧失理智地沉溺其中,再美好的东西也会变成魔鬼。比如权力、金钱,或者是诸如此类的东西,许多人对此梦寐以求,然而,有人却将其视为人生路上的沼泽地。陈毅同志作诗云: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如山毕尺圆岳,岂不爱拥戴,颂歌盈耳神仙乐,岂无人民岂能活?
权力就像一把双刃剑,能让人从善,也能让人向恶;能让人流芳百世、名垂青史;也能让人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它刺伤了高尚者的心灵,扭曲了为官者的形态。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大圣大贤和大奸大恶之人,很多来自当权者中。权力容易使人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更会激化腐败的因素。蝼蚁之穴、溃堤千里。纵观漫长的历史长廊,我国十几个封建王朝的衰亡,都与腐败息息相关。
众所周知的清朝大贪官和绅,在位期间贪污的数额,超过朝廷十年收入的总和,在他被赐死之后,民间有“和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而今天,社会经济浪潮风起云涌,种种利益诱惑交相辉映,一些干部原本清晰的廉耻观模糊了,原本坚定的思想动摇了,龌龊的双手开始延伸。尤其是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真善美与假丑恶甚至被无端地颠倒过来。于是,有人在香风毒雾的熏陶中迷失方向,有人在金钱权力的诱惑下铤而走险。大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朱志刚、原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王益、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原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小到小学校长王翠娟、胡建华、王志刚、“重庆第一贪”的贫困县交通局长晏大彬等等,他们为攫取不义之财,绞尽脑汁,贪赃枉法,最终从大红大紫变成大起大落,从有功之臣变成阶下囚。从此后,一边是冰冷铁窗,形影相吊,而另一边则是孤灯残月,望眼欲穿;一边是追悔莫及,抱恨终生,另一边是黯然神伤,冷冷清清。一个丧失道义的人,最终将被刻上耻辱的烙印,终生与悔恨为伴。
贪官吕冠今在狱中作的悔恨诗:“欣逢贱辰伴凄凉,黯敛愁容掩疏狂。细品残茶当美酒,仰观皓月做烛光。唤取清风抚旧痛,携来孤影治新伤。半世荣辱成旧梦,一生功名付黄粱。”此情此景,该是何等凄凉?
所幸的是,古往今来,廉洁与腐败的对决从来没有停止过,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上演着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剧。清正廉洁早已铸成我们民族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都光彩夺目、熠熠生辉。即便是在封建社会,依然有许多出淤泥而不染、为民众鞠躬尽瘁的清官廉吏。从狄仁杰、包拯、海瑞等古代清官到新时代的人民公仆任长霞、陈淳、沈浩等,他们在执政为民的歌曲中谱写了一段段动人的旋律,在廉洁奉公的长卷中书写下了一首首不朽的诗篇,在无私奉献的大道上树起了一座座永恒的丰碑!他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平凡中创造着伟大。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风清气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洁永远是人民的祈盼!
廉洁如巍峨的青山。当我们徜徉其中时,会被它的雄伟与博大所震撼,会油然而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顿悟。廉洁正如这山,把正气与赤诚蕴藏起来,把邪念与虚伪不断消除,留下郁郁青青的动人之绿!当欲望被理性克制,心胸便会更加坦荡,步伐也会更加沉稳。
廉洁如清澈的溪水。溪水潺潺,水花飞舞,清澈而透明。它一路欢歌,奔腾不息。在奔腾与流淌的生命之旅中,不断激浊扬清,净化心灵。人生也如此,诱惑多多,考验种种,金钱地位,名誉享乐,谁都会有心动的那一刻,只不过追求的程度与方式不同而已。廉洁正是这溪水,冲刷污垢,涤荡心灵,让人的灵魂更加晶莹剔透。为官如清水,才能活得踏实自在。
廉洁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人们对于莲花的喜爱,多出于其不凡的气质与高贵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独自绽放馨香。世间万物,总是美丑交织,鱼龙混杂。廉洁与腐败,正直与邪恶,均在一念之差。亲贤远佞,则政举而人和;亲佞远贤,则政息而人散。治国之道如此,修身之道亦然。为官如莲花,才能有所成就。
廉洁如傲立寒霜的梅。傲雪怒放,一枝独秀。清香却不乏风骨,冷艳却独显其个性——这就是梅的品性。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因为它矢志不渝地追求美好的东西。廉洁作为一种美好的品质,需要精心呵护,更需要不断地战胜自我,否则,再好的东西也会被污浊无情吞噬!人生没有草稿,篇篇都是正文,但愿所有为官者都胸怀正气,身藏傲骨,廉字当头,勤政一生。
廉洁如青山,如溪水,如莲花……廉政是冬日里温暖和煦的阳光,是黑夜里鼓舞人心的路灯,是大海里催人奋进的启明灯,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之灯!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
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得民心。我们这时代也需要这样的清廉,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清廉的经典 散文 推荐,希望能帮到大家!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回望清廉
清廉诞生于民族危亡之时,想那些为抗击日寇吃树皮,吞白雪的抗联战士,想那些为了民族新生建立新国家的早期共产党人。我们总是在银屏上回望他们的身影!但那清廉的身影被如今和谐社会腐败官员们的腐败挤得没了踪影hellip;hellip;
听老前辈们的回望清廉,听父辈们回望清廉,亿万百姓心里深深地呼唤清廉!清廉,清廉,你在哪里?难道你已随创建新中国的那一代代仙逝的人们一起走进了历史吗?
清廉走了,中国危矣!清廉走了,老百姓平安祥和的日子还会有多久?人们心里深深地担忧!
回望清廉,那些铮铮铁骨,那大公无私,那为了民族为了百姓舍去生命的人们永远定格在“人民英雄纪念碑”里!那些为了祖国强盛两袖清风,为了民族国家永远不受外辱制造两弹一星的元勋们,那些为了建立共和国农业、工业、国防体系而无私贡献,不计报酬,不惜生命的人们,他们用身心塑造了“清廉”,祖国大地欣欣向荣,百废俱兴!
然而,自由女神的旋风友悉,吹走了清廉!茫茫的中国,清廉的身影在当今和谐社会却为“稀有”!
清廉,清廉,清廉,请留住你的脚步!不要,不要,不要远走!
回望清廉,十三亿人至少有十二亿人心里深深地呼唤!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清廉
海瑞,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州人,字汝贤,自号刚峰。嘉靖十八年中举,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打击贪官污吏。
代理南平县教谕时,御史到学堂,部署管理都伏地通报姓名,海瑞单独长揖而礼,说:“到御史所在的衙门当行部署礼,这是学堂,教书育人的地方,不应屈行礼节。”迁淳安知县穿布衣、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
总督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责备驿吏。海瑞知道后说:“过去总督按察巡部,命我们无需铺张,此人行装丰盛,定不是胡公子。”打开袋子金子数千两,收入库中,再禀明总督。都御史巡查淳安县,觉酒饭供应简陋,海瑞却高声宣言县邑狭小容不下车马。后来都好弯乎御史知道是海瑞,只得收敛威风离去。
海瑞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深得民心。去世后,当地人如失去亲人,水路运送灵柩回故乡时,长江两岸站满了送行的人群。很多老百姓甚至制作他的遗像,供奉在家里。
走出历史斑驳车辙,海瑞已经入土四百多年了,但他的清廉依然为人们所歌颂。窥探明朝万历皇帝,幼时受张居正、李太后限制,童年时光枯燥。因此亲政后,玩物丧志,朝政一度因东林党与其他党派争斗荒废,三大征更是劳民伤财!内存权臣阉党横行,外有强弩压境。虽然戚继光东南沿海抗倭大捷,李如松朝鲜击败丰田秀吉,但是国家颓势显露无疑。
于是在国内外大小条件下,许多官吏大发国难财,漕运盐税等等苛政杂税。与民国蒋宋陈孔都是一丘之貉,使民不聊生。而海瑞却有屈原沉江的那般勇气,备棺罢官,和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闹腔涟而不妖的廉贞。
总的观察海瑞清廉为官分为自检和外廉,
自检便是清廉为官的最真切表现。百善孝为先,海瑞虽说仕途坎坷,但常言说的好"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二斤猪肉本应无所谓,说是葛朗台式吝啬也无可厚非。但作为一县执掌本可利用老母大寿宴请四处同僚上司,八方绅乡亲朋。假借祝寿之名收受贿赂,此等场景古今皆有,比如某市长通告下属母亲一不小心正月初一大寿,务必捧场,于是来者纷纷捐上红包,最可笑的那便是来者须登记红包数额。因此可以断定海瑞的经济实力只能买二斤猪肉。二斤猪肉配上自家菜田种的瓜果,山肴野蔌,酿泉为酒,何乐而不为呢?似乎与庐陵欧阳修一拼,那种自检清廉何尝不是平淡生活中升华的快乐呢?人在生存中最重要的是寻求内心良知的平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利诱,不畏坚守!
外检是最大化利用政府财政资源为老百姓,同时保证财政赤字在合理范围内。当总督的儿子与权臣欲铺张浪费时, 当宰相徐阶的儿子抢占民田,掳走妇女,海瑞不念旧情不畏强权,海瑞只认大明律典,不为他人意志而转移。因此说他死板,类似德国日尔曼人种,其实也不尽然。他就是中国士大夫的傲气,士可杀,不可辱那种,也许继承了一点方孝孺藐视朱棣诛十族的血性。想到朱镕基说过自己准备了一百口棺材,九十九个送给贪官,还有一个留给自己,他们不仅仅自己清廉,还努力让社会中更多人走向清廉之道,感染他人,拨乱反正。
走出历史尘封的宣纸淡墨,展望当下天空的云卷云舒。从早期电影上港台片中的廉贞公署,到中国共产党人建立的中纪委,反贪局,各省市纪检委,中国清廉先从治贪开始,正有条不紊的像法制化规范化发展。像赖昌星远大走私案,给国家人民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和蒙受精神的亵渎。今年叛逃加拿大的赖昌星被警方引渡回国,逍遥法外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被判处终生监禁。
反观海峡那边的陈水扁欲立宪搞两个中国,提高军备预算,转移台湾群众的视线,激化双方矛盾。实际上是家族式洗钱,依靠政治权利走后门。在海外储存资金,最终了马英九上台清算陈水扁。一位”总统“只能坐在监狱马桶上蹲坑了。这些无视清廉的人,都是为一己之私,忘了百姓疾苦,乃至抛弃民族尊严,更甚分裂祖国大同。
西方的拜金主义,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完全是对人性本贪,无需清廉的肯定。当然那是错误的,钱钟书写过《走在人生边上》这篇 文章 ,告诉我们迷茫无助时,跳出自己生活的圈子从旁观者的思路看待那些贪欲。有些钱财死不带去,活不带来,何必窥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新时期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做一个清清白白的公民,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树立一个清廉旗帜,将社会的良好风气长绵下去。清风两袖神矍铄,廉布土衣气潇洒。众人浊发我独清,欲将浩气延乾坤。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家风正清廉
《触龙说赵太后》中说:“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以之告诫天下爱子之父母,出于为子孙计深远、计久长的考虑,不应让他们“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
家庭,是中国伦理的重心所在,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方能齐家,齐家却关乎天下安。
《论语middot;为政》述: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lsquo;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rsquo;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认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管好家庭也算参与政治。
好的家庭离不开好的家风,好家风才能带来好的政风。好家风既是以德治国的需要,也有利于正风反腐的开展。
对领导干部而言,好家风尤为重要,培育好的家风,是从思想上预防腐败的关键。目前,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如何构筑不想腐的堤坝?首先要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mdash;mdash;党性 教育 ,坚定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其次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 文化 ,其中丰富的官德思想足资今人鉴用。
为人当修德,德养于平日,平日重在家风。为子孙计深远久长,不仅要严格要求子女,更重要的是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
家风主要靠什么?言传身教,由己正子,再由子正孙,正至无穷后世。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只有做到了己正,才能做到上行下仿,从而实现整个团体的风清气正。
《孟子middot;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晋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泾谚汇录》:“上梁不正下梁弯。言子为恶,由于父兄不贤。”
正人先正己,无论是小家亦或是大家,榜样的作用均显得尤为重要,凡事从我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方能以己度人,净化社会。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女等也利用父母影响经商谋利、大发不义之财。”
一些领导干部家风败坏,首先在于没能管好自己,上行下效,才导致了不少像苏荣一样的“家族式腐败”出现。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己为鉴,方证家和。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2)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清廉
散文作者: 小溪
孔子曾对水有过高度的评价,言其有五德,大意是:川流不息惠及生命有德,穿山越岭百折不回有勇,顺天有理自西向东有志,禅胡扒流必向下逆不回首有义,浩大无尽顺高顺低有道。圣人寥寥数语,把水的品行描绘得淋漓尽致。从文学角度来看,圣人用了拟人的手法借水喻人;毋庸置疑,有此五德的人几近完美;这也是人对人的一种自身期望与最高要求。人,应该以水为镜常常“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日子在一天天的过着,人也难免有迷失的时候,对身边的环境、身边的人、身边的事顺从妥协,就会失去生命的活力,渐渐丧失“五德”。人常饱有自省的态度,时时倾听身边每个人的意见,每每夜深人静时 反思 自己,就能更加平和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就能沉下心来,一日三省,洁身自好,保持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听得进良言。
“水往低处流”,水的这一品行一直激励着“人往高处走”。你知道吗?高处不胜寒,人也应像水一样往低处走走,去领略一下低处的风景,权高位重者尤应如此。
“廉洁”一词自古有之,公堂之上,明镜高悬,以示其廉。包拯以以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闻名于世而名垂青史,并传为典范;和坤却以其贪污闻名于后世,因而被后人谥以“贪污之王”的恶号,成为世人的反面教材,为其唾弃。这正反正反两面人物,能做备不让后人有感有悟?
曾见过一段文字,摘来与大家分享:“一岁出场亮相,十岁读书对抗,二十岁青春荡漾,三十岁 职场 对抗,四十岁岁身体发胖,五十岁打打 麻将 ,六十岁老当益壮,七十岁常常健忘,八十岁摇摇晃晃,九十岁迷失方向,一百岁挂在嘴上。”看似戏谑却精辟入理。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无论生时有多风光,最终都化为乌有。人的一生可不求重于泰山,但也不要被后世所不齿。
也许,社会的纷繁、时代的飞跃、物欲的横流冲淡了一部分人对美丑善恶的比较、计较,或者已经被扭曲。“勿以善小而不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些用于励志的 名言 警句也被有些人常常挂在嘴边而不行之。法律准则在某些范围内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这是强制性的外力;但还有人却跃跃欲试对抗着法律,不撞南墙不回头。与此相反,能真正将这些名言警句深深印刻在脑海并付之行动的人,才称得上是人中之上乘者。
人,不管身处何位、权力多大,都要时刻以廉洁奉公为己任,以清正为人为宗旨。即使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也要时刻不辱使命,保持廉洁奉公;有鲜明的爱憎观,有崇善扶弱、嫉恶如仇之心,有严于自律、勇于自戒之毅力。即使当身处社会污浊之中,当为自身生活、生计奔忙求援之时,还能够真正地做到如水一样的德行,防微杜渐,不要因一次小小的不检点而一失足成千古恨。这才能称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被众人爱戴与敬仰的人。
关于清廉的经典散文推荐:廉洁从感恩开始
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廉洁的注释是:“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也就是说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沾污,就是廉洁。
保持清正廉洁是人民公仆、也是我们法院工作人员应有的本色。但这些年来,我们经常看到有贪官落马。这些人曾经有着自己的梦想,有较好的工作环境,有较高的收入,有幸福的家庭,他们曾经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过突出的贡献,深受领导和同志们的信任。然而,面对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他们迷失了人生的航标,丧失了理想信念,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把自己送入了地狱之门,等待他们的是漫长的铁窗生涯。联系实际,我们后勤岗位同样存在风险、同样有着陷阱、同样面临诱惑,工程项目会有人攻关,业务联系单位会请客送礼,我们同样需要警惕、需要自律、需要自爱。在诱惑面前应多一分清醒,多一分理智,多一分定力,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历史证明:清正廉洁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则国势衰微。历来清官受人颂扬;污吏遭人唾贺昌骂。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防治腐败,党的执政地位就有丧失的危险。因此必须加强廉洁教育,使领导干部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答记者问时曾说过: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带来不公,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大家只有在工作中懂得感恩,感恩群众、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组织,才能理解人、体贴人、关心人;只有感恩的思想,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感恩是廉洁的保证,是廉洁的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同时,感恩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所以廉洁要从感恩开始。
感恩是一种美德。受恩思报,是道德进步的起点,是人格提升的起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动人诗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的经典词句,集中反映了先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感恩是一种动力。懂得感恩的人,总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充满感激并且将这种感激转化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孝敬父母、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感恩是一种境界。感恩的人经常想的是自己如何奉献。不但关心自我,注重个性发展,更关心他人、社会、国家、民族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不仅学会如何做事,更学会如何做人。
常怀感恩之心就会珍惜现有的岗位。岗位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只有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力戒浮躁,精心学习,苦读不辍,使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才能在各方面有所作为。常怀感恩之心就会珍惜政治生命。会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以高度的自觉性、极大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各种消极腐朽思想进行抗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是组织的需要,都是神圣的责任,没有任何理由做不好工作。自己做到了,还要帮助别人做到,自己做好了,还要帮助别人做好。
法院系统同样有许多感恩的人,如陈燕萍、宋鱼水,她们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百姓,感恩自己周围所有的人。感恩内化于胸,十多年如一日,不为名趋,不为利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守护着法律的天平;她们笑对村民百姓,甘处家长里短,以平凡之职践行着司法为民。她们平凡而又不平凡之举,源于一颗感恩之心,进而升华为对祖国、对社会、对人民的感恩之情,感恩之行。只要我们怀有感恩祖国、感恩党、感恩社会、感恩百姓的心,就会产生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法院集体的凝聚力、法官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都会明显增强。
有感恩之情,就会有正义感。有了感恩之心,才能内化成一种定力,才会“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才会算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自由帐、健康账,才会每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无孔不入的诱惑中始终保持“自律”。
制度约束是一种刚性约束,只能管束人的行为;感恩是一种柔性约束,可以控制人的心灵。制度犹如一条渠,不让“水性”的行为放任自流;感恩仿佛一条线,紧紧系着灵魂的“风筝”。让制度辅以感恩,使廉洁的“花朵”常开不败。(张金毛)
猜你喜欢:
1. 关于廉洁的优秀散文随笔
2. 有关廉洁的精美散文诗歌
3. 爱莲说廉洁主题文章
关于歌颂清廉的散文和歌颂清廉的散文150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