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仪礼士昏礼)

69 0 2024-03-2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仪礼》,以及仪礼士昏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仪礼》,以及仪礼士昏礼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仪礼》士冠礼原文及译文

《仪礼》士冠礼 原文

士冠礼。筮于庙门。主人玄冠,朝服,缁带,素□,即位于门东,西面。有司如主人服,即位于西方,东面,北上。筮与席、所卦者,具馔于西塾。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西面。筮人执策,抽上韇,兼执之,进受命于主人。宰自右少退,赞命。筮人许诺,右还,即席坐,西面。卦者在左。卒筮,书卦,执以示主人。主人受□,反之。筮人还,东面,旅占,卒,进,告吉。若不吉,则筮远日,如初仪。彻筮席。宗人告事毕。

主人戒宾。宾礼辞,许。主人再拜,宾答拜。主人退,宾拜送。

前期三日,筮宾,如求日之仪。

乃宿宾。宾如主人服,出门左,西面再拜。主人东面答拜,乃宿宾。宾许,主人再拜,宾答拜。主人退,宾拜送。宿赞冠者一人,亦如之。

厥明夕,为期于庙门之外。主人立于门东,兄弟在其南,少退,西面,北上。有司皆如宿服,立于西方,东面,北上,摈者请期,宰告曰:「质明行事。」告兄弟及有司。告事毕。摈者告期于宾之家。

夙兴,设洗,直于东荣,南北以堂深,水在洗东。陈服于房中西墉下,东领,北上。爵弁服,纁裳,纯衣,缁带,韎韐。皮弁服:素积,缁带,素棚樱□。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缁带,爵□。缁布冠,缺项,青组缨,属于缺;缁纚,广终幅,长六尺。皮弁笄,爵弁笄,缁组紘,纁边,同箧。栉实于箪。蒲筵二,在南。侧尊一甒醴,在服北。有篚实勺、觯、角柶。脯醢,南上。爵弁、皮弁、缁布冠各一匴,执以待于西坫南,南面,东上。宾升则东面。

主人玄端爵□,立于阼阶下,直东序,西面。兄弟毕袗玄,立于洗东,西面,北上。摈者玄端,负东塾。将冠者采衣,紒,在房中,南面。宾如主人服,赞者玄端从之,立于外门之外。

摈者告。主人迎,出门左,西面,再拜。宾答拜。主人揖赞者,与宾揖,先入。每曲揖。至于庙门,揖入。三揖,至于阶,三让。主人升,立于序端,西面。宾西序,东面。赞者盥于洗西,升,立于房中,西面,南上。

主人之赞者筵于东序,少北,西面。将冠者出房,南面。赞者奠纚、笄、栉于筵南端。宾揖将冠者,将冠者即筵坐。赞者坐,栉,设纚。宾降,主人降。宾辞,主人对。宾盥,卒,壹揖,壹让,升。主人升,复初位。宾筵前坐,正纚,兴,降西阶一等。执冠者升一等,东面授宾。宾右手执项,左手执前,进容,乃祝,坐如初,乃冠,兴,复位。赞者卒。冠者兴,宾揖之。适房,服玄端爵□,出房,南面。

宾揖之,即筵坐。栉,设笄。宾盥、正纚如初,降二等,受皮弁,右执项,左执前,进、祝、加之如初,复位。赞者卒紘。兴,宾揖之。适房,服素积素□,容,出房,南面。

宾降三等,受爵弁,加之,服纁裳韎韐,其他如加皮弁之仪。

彻皮弁、冠、栉、筵入于房。筵于户西,南面。赞者洗于房中,侧酌醴;加柶,覆之,面叶。宾揖,冠者就筵,筵西,南面。宾授醴于户东,加柶,面枋,筵前北面。冠者筵西拜受觯,宾东面答拜。荐脯逗没醢。冠者即筵坐,左执觯,右祭脯醢,以柶祭醴三,兴;筵末坐,啐醴,建柶,兴;降筵,坐奠觯,拜;执觯兴。宾答拜。

冠者奠觯于荐东,降筵;北面坐取脯;降自西阶,适东壁,北面见于母。母拜受,子拜送,母又拜。

宾降,直西序,东面。主人降,复初位。冠者立于西阶东,南面。宾字之,冠者对。

宾出主人送于庙门外。请醴宾,宾礼辞,许。宾就次。冠者见于兄弟,兄弟再拜,冠者答拜。见赞者,西面拜,亦如之。入见姑、姊,如见母。

乃易服,服玄冠、玄端、爵□,奠挚见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

乃醴宾,以一献之礼。主人酬宾,束帛、俪皮。赞者皆与。赞冠者为介。

宾出,主人送于外门外,再拜;归宾俎。

若不醴,则醮用酒。尊于房户之间,两甒,有禁,玄酒在西,加勺,南枋。洗,有篚在西,南顺。始加,醮用脯醢;宾降,取爵于篚,辞降如初;卒洗,升酌。冠者拜受,宾答拜如初。冠者升筵,坐链指丛;左执爵,右祭脯醢,祭酒,兴;筵末坐,啐酒;降筵,拜。宾答拜。冠者奠爵于荐东,立于筵西。彻荐、爵,筵尊不彻。加皮弁,如初仪;再醮,摄酒,其他皆如初。加爵弁,如初仪;三醮,有乾肉折俎,哜之,其他如初。北面取脯,见于母。若杀,则特豚,载合升,离肺实于鼎,设扃鼏。始醮,如初。再醮,两豆,葵菹、蠃醢;两笾,栗、脯。三醮,摄酒如再醮,加俎,哜之,皆如初,哜肺。卒醮,取笾脯以降,如初。

若孤子,则父兄戒、宿。冠之日,主人紒而迎宾,拜,揖,让,立于序端,皆如冠主;礼于阼。凡拜,北面于阼阶上,宾亦北面于西阶上答拜。若杀,则举鼎陈于门外,直东塾,北面。

若庶子,则冠于房外,南面,遂醮焉。

冠者母不在,则使人受脯于西阶下。

戒宾,曰:「某有子某。将加布于其首,愿吾子之教之也。」宾对曰:「某不敏,恐不能共事,以病吾子,敢辞。」主人曰:「某犹愿吾子之终教之也!」宾对曰:「吾子重有命,某敢不从?」宿,曰:「某将加布于某之首,吾子将莅之,敢宿。」宾对曰:「某敢不夙兴?」

始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醴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醮辞曰:「旨酒既清,嘉荐亶时。始加元服,兄弟具来。孝友时格,永乃保之。」再醮,曰:「旨酒既湑,嘉荐伊脯。乃申尔服,礼仪有序。祭此嘉爵,承天之祜。」三醮,曰:「旨酒令芳,笾豆有楚。咸加尔服,肴升折俎。承天之庆,受福无疆。」

字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委,唯其所当。

屦,夏用葛。玄端黑屦,青絇繶纯,纯博寸。素积白屦,以魁柎之,缁絇繶纯,纯博寸。爵弁纁屦,黑絇繶纯,纯博寸。冬,皮屦可也。不屦繐屦。

记。冠义:始冠,缁布之冠也。太古冠布,齐则缁之。其緌也,孔子曰:「吾未之闻也,冠而敝之可也。」适子冠于阼,以着代也。醮于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谕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周弁。殷冔。夏收。三王共皮弁素积。无大夫冠礼,而有其昏礼。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像贤也。以官爵人,德之杀也。死而谥,今也。古者生无爵,死无谥。

译文

士加冠的礼仪:在祢庙门前占筮加冠的吉日。主人头戴玄冠,身穿朝服,腰束黑色大带,饰白色蔽膝,在庙门的东边就位,面朝西方;主人的属吏身着与主人相同的礼服,在庙门的西边就位,面朝东方。以北为上首。蓍草、蒲席和记爻、记卦所用的卜具,都陈放在庙门外的西塾中。约在门外的中部,即门槛外,门中所竖短木(闑)偏西的地方布设筮席,筮席面朝西方。筮人手持蓍草,抽开装着蓍草的蓍筒盖,一手持盖,一手持蓍筒下部,进前接受主人的吩咐。宰在主人右方稍靠后的地方佐主人发布占筮之命。筮人应答后右转弯回到筮席,就席坐下,面朝西方。卦者的位置在筮人的左边。占筮完了,筮人将筮得的卦写在版上,拿去给主人看。主人接过去看毕,还给筮人。筮人回至筮席,面向东方,与他的属下共同占筮,占筮完毕,进前报告主人筮得吉卦。如果占筮结果不吉,就占筮以后的日期,其仪式与前相同。占筮结束,撤去筮席,宗人宣布筮日之事结束。

主人至众宾家门告以“冠礼”日期,并请参加,他们辞谢一次便应许了。主人两拜宾,宾答拜。主人回,宾拜送主人。在将行加冠礼之前三日,举行占筮正宾的仪式,与占筮日期的仪式相同。于是,主人再次前往邀请正宾。正宾身穿与主人相同的礼服,迎出大门外东方,面朝西方两拜主人,主人面朝东答拜正宾。然后主人(致辞)邀请正宾,正宾应许。主人对正宾两拜,正宾答拜。主人退下,正宾拜送。邀请赞冠者一名,仪式与邀请正宾相同。

第二天,即行加冠礼前一天的傍晚,举行约定行冠礼时辰的仪式,地点在庙门外。主人站立在门外东边,众亲戚站在主人南边稍靠后一些的地方,面朝西方,以北为上首。主人的属吏都身穿朝服,站在庙门外西边,面朝东方,以北为上首。摈者请问加冠礼的时辰。宰告知说:“明晨正天明时举行。”摈者转告亲戚和众属吏。宗人宣布约期的仪式结束。摈者到众宾家通告行加冠礼的时辰。

清晨早起,在正对东屋翼的地方设置洗,洗与堂之间的距离与堂深相等。水设置在洗的东边。礼服陈设在东房内西墙下,衣领朝东方,以北为上首。先是爵弁服:浅绛色裙、丝质黑色上衣、黑色大带、赤黄色蔽膝。其次是皮弁服:白色裙、黑色大带、白色蔽膝。再次是玄端服:黑裙、黄裙、杂色裙都可以,黑色大带、赤黑色蔽膝。然后是加缁布冠所用的頍项、系结在頍上的青色冠缨、六尺长整幅宽的黑色束发巾、加皮弁所用的簪子、加爵弁所用的簪子、镶着浅红色边饰的黑色丝质冠带,以上物品同装于一只箱子里。梳子放在箪中。蒲苇席两张,放置在(礼服、箱、箪的)南边。在礼眼的北边,单独设置一甒醴。又有勺、觯、角制的小匙,盛在筐篚中,还有干肉和肉酱(盛于笾豆中),以南为上首。爵弁、皮弁、缁布冠,各盛在一个冠箱里,主人的属吏(三人)各持一只冠箱,等候在西坫的南边,面朝南,以东方为上首,正宾登堂后则转而面朝东方。

主人身着玄端,赤黑色蔽膝,站立在东阶下边正对东序的地方,面朝西方。众亲戚全都身着黑色的衣裳,站在洗的东边,面朝西方,以北为上首。摈者身穿玄端,背朝东塾站立。将冠者身穿采衣,头梳发髻,站在房中,面朝南方。正宾身穿与主人相同的礼服,赞冠人身着玄端相随,站立在大门外边。

摈者出门请宾入内,并通报主人。主人出至大门东边迎接,面朝西两拜,正宾答拜。主人向赞冠人作揖行礼,又与正宾相对一揖,然后先进入大门。每到转弯的地方,主人必与宾相对一揖。至庙门前,主人揖请正宾进入庙门。如此相对三揖,到达堂前阶下,相互谦让三次,主人上堂,站立在东序南端,面朝西方。宾的位置在西序(南端),面朝东方。赞冠人在洗的西边洗手后,登堂站立在房中,面朝西,以南边为上首。

佐助主人的人在东序边稍靠北的地方布设筵席,面朝西方。将冠者从房内出至堂上,面朝南方。赞冠人把束头巾、簪子、梳子等物放置在席的南端。正宾对将冠者拱手一揖。将冠者即席坐下。赞冠人也坐下,为将冠者梳理头发,并用头巾束发。正宾下堂,主人也下堂,宾辞谢,主人应答。正宾洗手完毕,与主人相对一揖,相互谦让一番,然后上堂。主人也上堂,回到原位。正宾在筵席前坐下,为将冠者整理束发巾。然后站起,由西阶下一级台阶,持冠的人升上一级台阶,面向东把缁布冠交给正宾。正宾右手持冠的后端,左手持冠的前端,仪容舒扬地前行至席前,然后致祝辞,如先前一样坐下,为将冠者加缁布冠。然后起立,回到原来的位置。赞冠人为冠者加頍项,系好冠缨,完毕。冠者站起,正宾对他作揖行礼。冠者进入房内,穿上玄端服、赤黑色蔽膝,从房中出来,面朝南方。正宾对冠者行揖礼,冠者即席坐下。赞冠人为他梳理头发,插上簪子,正宾下堂洗手,然后为他整理束发巾,都与初加冠的仪式相同。正宾由西阶下两级台阶,接过皮弁,右手持冠后端,左手持前端,进前致祝辞,为冠者戴上,仪式与初加冠相同。正宾回到原位。

赞冠人为冠者结好皮弁冠的纽带。冠者站起,正宾对他拱手作揖。冠者进房内,穿上白色裳、白色蔽膝,仪容端正,从房中出来,面朝南方站立。正宾由西阶下三级台阶,接过爵弁为冠者戴上。冠者穿上浅红色裙、赤黄色蔽膝。其他与加皮弁冠的仪式相同。

撤去皮弁冠、缁布冠、梳子、筵席等物,进入房中。佐助主人的人在室门西边堂上布设筵席,面朝南方。赞冠人在房中洗觯,独自斟醴,把小匙口朝下放在觯上,匙头朝前。正宾对冠者作揖行礼,冠者即席,在席西端,面朝南方。正宾在室门的东边接觯在手,把小匙放在觯上,匙柄朝前,进至筵席前面,面朝北方。冠者在席西边行拜礼,接觯在手,正宾面朝东答拜。赞冠人把干肉和肉酱进置于席前。冠者即席坐下,左手持觯,右手祭干肉和肉酱。然后用角质的小匙祭醴三番,站起。在席的西头坐下,尝醴。把小匙插置觯中,起立。然后走下筵席,坐下,把觯放在地上,对正宾行拜礼,手持醴觯起立。正宾答拜。

冠者把觯放在笾豆东边地上,走下筵席,面朝北坐下取干肉。然后从西阶下堂,行至东墙闱门外,面朝北拜见母亲。母亲拜受干肉,冠者拜送,母亲再次拜冠者。

正宾下堂,在与西序相对的地方站定,面朝西方。主人下堂,回至原来上台阶前的位置。冠者站立在西阶东边,面朝南方。正宾为冠者命字,冠者应答。

正宾退出,主人送出庙门外,请以醴礼酬正宾。正宾辞让一次后应许,至更衣处等候。冠者拜见众亲戚,亲戚向冠者两拜,冠者答拜。然后拜见赞冠人。冠者面朝西行拜礼,仪式与拜见亲戚相同。又进寝宫拜见姑母、姊姊,仪式与拜见母亲时相同。

然后更换礼服,戴玄冠,穿玄端服,饰赤黑色蔽膝。进献礼物,朝见国君。接着携礼物晋见乡大夫、乡先生。

主人以壹献之礼宴请正宾。主人以一束锦、两张鹿皮酬谢正宾。众宾也都参加宴饮。赞冠人担任正宾介。正宾退出,主人送到大门外边,两拜正宾。并遣人把牲送至宾家。

如果不用醴法,则可用酒行醮礼。在房和室门之间设置两只酒甒,甒下设有酒禁,玄酒(水)放在西边,上边放置勺子,勺柄朝南。在洗的西边设置筐篚,以北为上首。初次加缁布冠,行醮礼用干肉和肉酱。

正宾下堂从篚中取爵;主人也下堂,正宾辞让,与前述仪式相同。正宾洗爵完毕,上堂斟酒。冠者拜接酒爵,正宾答拜,仪式与前相同。冠者即席坐下,左手持爵,右手祭干肉和肉酱,然后祭酒。冠者起立,在席西端坐下尝酒。下筵席向正宾行拜礼,正宾答拜。冠者在笾豆的东边放下酒爵,站立在筵席的西边。撤去笾豆和酒爵,筵席和酒尊不撤。二加皮弁,仪式与初次加冠相同。第二次行醮礼,要对酒加以整理、添益。

其他仪式与前述相同。加爵弁的仪式也与前相同。三行醮礼,有干肉、折节盛于俎的牲体,品尝它,其他仪式也与前边相同。冠者面向北取干肉拜见母亲。如果杀牲的话,则用一只小猪。把它放入镬中烹熟,然后合左右牲体把它盛于鼎中。把肺割离开也放在鼎中。鼎上设置横杠和鼎盖。初次行醮礼,仪式与前述相同。第二次行醮礼,用两只豆,盛腌菜和蜗牛肉酱;两只笾,盛栗脯。三行醮礼,整理、添酒与第二次相同,有牲体,尝牲,都与前述仪式相同。并尝肺。行醮礼完毕,冠者取出笾中的干肉下堂等仪式,也都与前述相同。

如果将冠者是孤儿,则由他的伯父叔父或堂兄代为通知和召请宾客。加冠那天,将冠者束发髻迎宾。拜、揖、让,站立在东序南端,都与冠者父亲所行的仪式相同。在阼阶上行礼。凡行拜礼,都在阼阶上,面朝北方。正宾也同样在西阶上答拜。如果是杀牲,则抬鼎陈放在庙门外边,正对着东塾,面朝北。如果冠者是庶子,则在房外加冠,面朝南方,然后行醮礼。如果冠者母亲因故不在家,则使人在西阶下代母亲接受冠者所献上的干肉。

告宾时致辞说:“某人有儿子名某某,将要为他加缁布冠,希望先生能前往教导。”宾致答辞说:“某人不才,恐怕不能胜任此事,有辱先生,所以冒昧推辞。”主人说:“某人仍然期望先生终能前去指教。”宾回答说:“先生再次吩咐,某人怎敢不遵从!”召请正宾时致辞说:“某人将为某某加缁布冠,先生将光临,冒昧前来恭请。”正宾回答说:“某人不敢不早起前往!”初次加缁布冠,致祝辞说:“选择善月吉日,为你戴上缁布冠,去掉你的童稚之心,慎修你成人的美德,属你高寿吉祥,昊天降予大福。”二加皮弁致辞说:“选择吉月良辰,为你再戴皮弁冠,端正你的容貌威仪,敬慎你内心的德性,愿你长寿万年,天永远降你福祉。”三加爵弁致辞说:“在这吉祥的年月,为你完成加冠的成年礼,亲戚都来祝贺,成就你的美德。愿你长寿无疆,承受上天的赐福。”醴礼的致辞说:“醴酒味美醇厚,干肉肉醢芳香,拜受醴荐祭先祖,诚敬以定吉祥。托庇皇天福佑,永保美名不忘。”醮礼的致辞说:“美酒清洌,芳香的脯醢进献及时。初加缁布冠,亲戚都来赞礼。极尽孝友之道,定可永久安保。”第二次行醮礼致辞说:“美酒清洁,脯醢芳香,再加皮弁冠,礼仪井然有秩序。执此美酒来祭祝,恭承昊天降大福。”

第三次行醮礼致辞说:“美酒甘醇芬芳,笾豆陈列馨香,为你完成成年礼,佳肴具陈有折俎。恭承昊天之庆,秉受无疆福禄。”命字致辞说:“礼仪已行齐备,在这善月吉日,宣告你的表字。表字十分美好,正与俊士相配。取字以适宜为大,禀受永远保有它,称呼伯某甫、仲某甫、叔某甫、季某甫,唯其适当为美称。”

鞋子,夏天穿葛制的。穿玄端服,配以黑鞋,青色的鞋头装饰、下边和鞋口镶边,鞋口镶边宽一寸;白色下衣配以白鞋,用大蛤灰涂注增白,缁色的鞋头装饰、下边和鞋口镶边,鞋口的镶边宽一寸;爵弁服,配以浅红色鞋,黑色的鞋头装饰、下边和鞋口镶边,鞋口的镶边宽一寸。冬天穿皮制的鞋即可。不穿线缕细疏的布所制的鞋子。

[记]冠礼的意义:第一次加冠用缁布冠。太古时戴白布冠,祭祀斋戒,则染成黑色。关于这种冠缨下的緌饰,孔子说:“我没有听说过这种冠有緌饰这种事。”行加冠礼之后,缁布冠就可以弃置不用了。嫡子在阼阶上行加冠礼,是要表明子将代父的意义。在客位上行醮礼,则显示是在为有成人之德的人加冠。三次所加的冠,后来的都比前一次更贵重,是要教喻冠者确立远大的志向。加冠之后又命以表字,是要显示对所受于父母之名的敬重。委貌,是周代常戴的冠;章甫,是殷代常戴的冠;毋追,是夏代常戴的冠。第三次所加的冠,周代是“弁”,殷代是“冔”,夏代是“收”。第二次加冠的服装,夏、商、周三代都用皮弁、白色的衣、裳。没有大夫的加冠礼,但有大夫婚礼。古代人五十岁才能授予爵位,怎么还会另有大夫的加冠礼呢?公侯另有加冠礼,那是夏末的事情。天子的嫡子,用的也只是“士”礼,这就是说,天下没有生下来就尊贵的人。诸侯世袭,是因为世子能取法先祖的贤德。授人官爵,都以德行的高下等差为标准。士死以后追加谥号,是现在的事。古代士生不为爵,死亦不追加谥号。 

[img]

《仪礼》简介(附《礼记》《周礼》)

一、《仪礼》概述

《仪礼》是“礼”本经。

即:儒家五经中的礼经,或《诗》《书》《礼》《乐》《易》《春秋》中的《礼》,都是指《仪礼》。

《十三经注疏》版本为:《仪礼注疏》五十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二、《仪礼》的流传

两汉及两汉前的文章中提到的《礼》,基本都是指《仪礼》。

《仪礼》的传承:(汉初)高堂生——后仓——大戴(戴德)、小戴(戴圣)、庆普,后皆失传。目前看到的版本为东汉郑玄注的《仪礼》。

《仪礼》可以近似的认为:无今古文问题,只有一个版本。

(郑玄注的《仪礼》遇到今古文不同的时候,会在注文中说明。)

“三礼”的名称来源于郑玄。(在郑玄前,是没有人合称厅纤“三礼”的,本来这三部书的关系也不大,尤其是《周礼》与其他两部书完全不相关。但由于郑玄注“三礼”后,其他版本的“礼书”又逐渐亡佚,所以后人才用“三礼”之称。

“三礼”是指:

《仪礼》:“礼”本经;

《礼记》:后代儒生对礼经内容的说明和发挥,解释“经”腊棚的文章称为“记”;

《周礼》:又称《周官》是官制类的书。)

三、《仪礼》的内容

《仪礼》共十七篇。(其中,《既夕礼》是《士丧礼》的下篇;《有司彻》是《少牢馈食礼》的下篇。)

《仪礼》是一本讲礼制的书,类似于现代的行为规范手册,所以内容相对枯燥。

《丧服》与其他篇目的结构都不同,比较特殊。

将这十七篇大致的分类如下:

士礼(7):《士冠礼》;《士昏礼》;《乡射礼》;《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

卿大夫礼(3):《乡饮酒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

诸侯礼(4):《燕礼》;《大射仪》;《聘礼》;《公食大夫礼》。

天子、诸侯礼(1):《觐礼》。

多阶层(1):《士相见礼》。

《丧服》

四、研究《仪礼》的主要书目

《仪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

《仪礼经传通解》朱熹

《仪礼正义》胡培翚

《礼经释例》凌廷堪

《三礼图》聂崇义

《仪礼图》杨复

《仪礼图》张惠言

———————————————————————————————

一、《礼记》概述

人们将解释“经”的文章称为“记”,所以《礼记》是一本解释“礼经”的杂文集。

《十三经注疏》版本为:《礼记正义》六十三卷,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

二、《礼记》的流传

《礼记》既然是一本解释“礼经”的文集,那么在历史上就有很多种版本,轮伏则换句话说,凡是解释“礼经”文章的合集,都是可以被称为《礼记》的。传世的版本,主要有《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两种。

《大戴礼记》的编撰者是戴德,《小戴礼记》的编撰者是戴圣,这两个人都是西汉礼学家。目前我们常说的《礼记》指的是戴圣编撰的《小戴礼记》。

东汉,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

唐代,官方的教科书——《五经正义》中,取“三礼”中的《礼记》而非《仪礼》,至此,《礼记》的重要程度超过了“礼经”——《仪礼》。

宋代,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单独拿出来,与《论语》、《孟子》合起并作注,称为《四书章句集注》。

三、《礼记》的内容

今本《礼记》一共有49篇,其中有三篇(《曲礼》、《檀弓》和《杂记》)分上下篇,所以只有46篇。

这46篇的内容十分庞杂,有一些是解释“礼经”的记;但有很多并不是这样,历史上,有很多人试图将这46篇文章进行分类归纳,比如:刘向的《别录》就将其分为11大类。

对于《礼记》的阅读,有3个建议:

1、对于普通读者,不建议按顺序通读《礼记》,因为其绝大部分文章非常枯燥,就比如第一篇:《曲礼》,其内容十分庞杂,结构形式是条目式,上下文完全没有逻辑关系。

2、《礼记》中有一些文章非常重要,其重要程度和对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礼经”。这些文章还是建议去读一下的,简要罗列如下:

《大学》、《中庸》、《王制》、《礼运》、《学记》、《乐记》、《经解》等。

3、如果有兴趣,建议先读一下《仪礼》,对“礼学”稍微有点基础后,再阅读《礼记》,事半功倍。

四、研究《礼记》的主要书目

《礼记正义》郑玄注、孔颖达正义

《礼记集说》宋 卫湜

《礼记纂言》元 吴澄

《礼记集解》清 孙希旦

———————————————————————————————

一、《周礼》概述

《周礼》原名《周官》、《周官经》,是一本讲解官制的书。

《十三经注疏》版本为:《周礼注疏》四十二卷,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二、《周礼》的流传

《周礼》是今古文经学争论的重要阵地,今文经学家斥《周礼》是伪书。

在西汉无人问津,到了东汉,随着古文经学的发展,才被人重视起来,东汉末年,郑玄为其作注。

三、《周礼》的内容

《周礼》一书,分为六篇:

《天官 冢宰》、《地官 司徒》、

《春官 宗伯》、《夏官 司马》

《秋官 司寇》、《冬官 考工记》

最后一篇与前五篇不同,有人认为是因为《冬官》亡佚,后人用《考工记》一书补全。

每一篇分为2个部分:

1、先写此大类的官职分类和人数等,比如:

“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2、再详细说明每个官职的具体工作等,比如: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四、研究《周礼》的主要书目

《周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

《周官新义》 宋 王安石

《周礼正义》 清 孙诒让

《仪礼》著作简介

中国古代记载典礼仪节的书。简称《礼》,亦称《礼经》、《士礼》。

《仪礼》是记载古代礼仪制度的著作,与《周礼》、《礼记》合称“三礼”。

《仪礼》文字艰涩,内容枯燥,治史者对它望而生畏。但本书是“三礼”中成书较早的一部,据考古材料及古文献所知,商、周统治者有名目繁多的典礼,其仪 节日益繁缛复杂,非有专门职业训练并经常排练演习者,不能经办这些典礼。儒生掌握的可能创行于西周并在春秋以后更加通用的各种仪节单,经不断排练补充,整 齐厘订,成为职业手册。他们要为天子、诸侯、士大夫举行各种不同的礼,因此保存的仪节单很多,曾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记载。但传到汉代只剩了十七 篇,包括冠、婚、丧祭、朝聘、射乡五项典礼仪节,由高堂生作为专供士大夫阶层施行的“士礼”传授,称作《礼经》,为“五经”之一。

汉宣帝时,以戴德、戴圣、庆普三家所传习的《礼经》立于学官,当时属今文经(见经今古文学)。不久在鲁境又出现《礼古经》,其除有十七篇外,多“逸 礼”三十九篇,但未传下。今文经传至西汉末,有戴德、戴圣、刘向三个篇次不同的本子。汉末郑玄用刘向接尊卑吉凶次序编排之本作注,并记明今古文之异同。今 只有此本传下。该书至晋代始称伍逗《仪礼》,当时门阀为宗法需要,特重其中详定血统亲疏的《丧服》诸篇,出现了不少有关著作。

唐贾公彦撰《仪礼疏》十七卷,南宋时与郑注合刊为《仪礼注疏》。当北宋熙宁(1068~1077)中一度废《仪礼》不为经,元祐(1086~1094)间又恢复。历宋、元、明,续有不少研究著作。清代研究者有十余家,以胡培翬《仪礼正义》为世所称。

十三经之一。汉儒称为「礼经」,或单称「礼」。汉代已残阙,当时所传有三本:戴德 本、戴圣本、刘向别录本。今通行本为郑玄注、贾公彦疏之刘向腔信卖别录本,十七篇。论述 冠、婚、射、丧、饮、祭等礼之仪节。其经文亦有今古文之别,高堂生所传十七篇为今 文,鲁恭王得自孔宅者为古文,五十六篇,其十七篇与今文同,而字多异,十七篇外, 则为逸礼。郑坦哗玄注参用今古文二本。清·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汉所谓礼,即今十 七篇之仪礼,而汉不名仪礼,专主经言,则曰「礼经」。或称为「礼经」、「士礼」。

《仪礼》的简介内容有哪些?

全文57000余字,原称《礼》,汉代又称《士礼》、蔽拆《礼经》,晋代以后称《仪礼》,它是现存最早记载古代礼仪的书。《仪礼》成纤并岩书于东周时期,但书中所载的各种典礼仪式,应在此书之前就存在了。孔子办毁御私学时,通过对古礼的整理编辑形成了《礼》的教材,礼是孔子讲学的重要课程,也是儒学的重要内容。

《仪礼》是谁写的~成书于何时

三礼(仪礼,礼记,周礼)同出一源,都传说是周姿乎则王所作。其中仪礼相传是经过孔子整理后成篇的。注意是孔子整理,而不是孔子所顷键作。也有一个说法是孔子为了教门下学生而做的类似授课笔记的东西,所以内迹棚容都比较杂散。

《仪礼》简述

从新年开始至上周日,我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仪礼》这本书的原文及对照着译文通读了一遍,原文总共不到七万字。本来还计划再用两个月的时间逐篇研读,然后做些读后的记录,但读完后,我认为这样做不合适。

因为通过第一遍的阅读,除了感到书中涉及的礼节很繁复,而且是非常机械的,没有情节和人物,非常的死板而枯燥,看完后是不糊涂的糊涂。并且,光是生僻字就记录了十来页(将近4K的本子,每页分两列记录)。因此,我觉得有必要把对《仪礼》的解释的著作,也就是孔子著的《礼记》再读一遍,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通过读《仪礼》,我好像找到了一个记忆生字的办法。就比如我在 稽古岛 中写的两句诗:“设帨倚香罗,携鞶送子衿”和租运悉“舒武有倜傥,曳踵忐忑忙”。

“礼”分《周礼》、《仪礼》和《礼记》,这应是从东汉末的郑玄开始,才有“三礼”之说。

《周礼》原称《周官》,是《尚书·周书》中的一篇,王莽时改制编撰为《周礼》;《仪礼》一直都是本经,成书最早,也叫《礼经》,从古至今都被称做“经”;《礼记》是“记”,附属于《仪礼》,是对《礼经》的阐述与解释。

古来常把《礼经》与《礼记》混称,从唐文宗石刻九经,才把《礼经》正式名为《仪礼》,通称至今,从而与《礼记》区分。

两千多年来,《礼》起起落落,真是让人慨叹。到了清代,有了继承与发扬,是为集大成者。如今,《礼》几近亡佚,再加上西学东进,国粹几乎束之高阁。即使是专业人士,比如学文史的,有多少人去研读呢。

因为《仪礼》的难读,汉代以后逐渐被《礼记》所取代,到了王安石时,直接把《仪礼》从科举中的“经”中剔除,下架了。直到清代的胡培翚著《仪礼正义》。这些都自有专家考证,我只是观摩学习。

我国是礼仪大邦,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认真阅读下有关“礼”方面的作品。就我身边的一些同事和有时遇到的路人,我感觉最基本的敬老爱幼的习性也比较浅,可能对自己的家人会好一些吧,对待旁人就不好说了,当然,也还有其他的一些社会原因,这里不提。

以前有“成人礼”之说,或叫“弱冠礼”,而且非常隆重,表示一个人从此长大了,要承担一定的家庭和社会的责任与义务,现在好像看不到了,所谓的“啃老”也变得正常了。这个问题涉及的方面很多,仅从一个“礼”上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我经常能听到和看到有老人带着孙子,有些年轻的父母也许会感觉老人带孩子有点问题,但因自己工作忙,也没时间看顾孩子。我看到有些老人带孙子,问题大了去了,怕磕到、怕碰到,有的絮絮叨叨围着孙子打转,等等。有点跑题,赶紧刹车,正言。

《仪礼》共十七篇,有的分十五篇悄搏,内容都是一样的,只是把其中篇幅较长的两篇弊乎文章分别分成了两部分。我对其中的“士冠礼”、“乡射礼”和“聘礼”等看的比较投入,其他有些部分就是所谓的不糊涂的糊涂,看着太生硬,因此,在通读一遍《礼经》后,只好去读《礼记》,以便于加深理解。

展卷一看,不仅大吃一惊。《礼记》中的教化自有其优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行为,但应辩证的看待。俗话说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一定的约束和控制,如何能和谐呢。

现存的《礼记》有四十九篇,其中包含了“大学”和“中庸”,以后的不短时间,我会陆续的予之分享。希望能有所得吧。

关于《仪礼》和仪礼士昏礼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