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第十二章颜渊篇(论语第十二章颜渊篇各句评价)

54 0 2024-03-2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论语第十二章颜渊篇,以及论语第十二章颜渊篇各句评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论语第十二章颜渊篇,以及论语第十二章颜渊篇各句评价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赏析论语颜渊篇十二的第一篇(颜渊问仁。。。),要新颖!!急!谢!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句读】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白话】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制自己、始终如一,礼是仁的。就一天克制了自己、早晚如一,礼于天下,能算是‘仁首启’的吗?以仁为由,克己奉守,不才是人物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不合礼的不探视,不合礼的不听信,不合礼的不言传,不合礼的不搬弄。”颜渊说:“我虽不机敏,但请让我照着这些话去言行吧。”

说明:仁,其含义宽泛,何解为好呢?先以‘仁’标识,然后用‘对、正确’、‘规范、准则’,‘义、道、德’等词语代进去,都不错的话,就会明白‘仁’的所指啦。

克,本义:胜任。喻:能干,管得住。此处指克制,如:克己奉公。

复字,甲骨文,从亚,止的倒写。寓意:唯一通道。本义:必经之路。引申义:往返,反复,再次,双重,叠加,回应,还原,恢复,等等。

复,此处喻:叠加,照样,复制。指可重复,始终如一。参见:予一以贯之。

归,归由,归属,属于。

目,条目,较纲为细。此处喻更详细一点的内容。

事,从事,实行。此处喻按礼言行。

解读:克己复,因‘复’的难而需要‘克己’,呼应‘一日克己复’。毛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礼为仁,礼是仁的。针对‘非礼’,参见:三家者以雍彻。礼,是言行规范,表现形式,其核心是‘仁’,要以‘仁’为依据。参见《左传·昭公十二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此处的‘礼仁也,信善哉!’意为:礼法正确,信仰善良啊!此处的‘信善哉’,与‘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异曲同工,是在用楚灵王的非命,提示‘无恶’、‘信善’的要求,都要以者念如 ‘仁’作为基础,落实到‘礼’,都要‘正确’才行啊。

另见《孔子家语·礼运第三十二》:仁者,义之本,顺之体,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为礼而不本于义,犹耕之而弗种;。。。。

信善哉,参见《左传·昭公四年》子产见左师曰:“吾不患楚矣,汰而愎谏,不过十年”。左师曰:“然。不十年侈,其恶不远,远恶而后弃。善亦如之,德远而后兴”。

克己复,礼为仁。本章由楚灵王而发,这是正解本章的关键。据左传记载,楚灵王好礼,如‘叶公好龙’,实际并不重礼守礼,结果是为礼不仁,非礼荒唐,多行不义,最终被楚平王取而代之,含羞自毙。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通常的句读。从此,‘复礼’成了备受争议的‘大’问题。本来,‘礼为仁’是要作为前提的。现在,所复之‘礼’倒是成了前提。当‘礼’不‘仁’,出了问题,如‘八佾舞于庭’时,这样的不‘仁’之‘礼’,何以‘为仁’?可见,此断经不起推敲,而且是对孔子造成极大误解的一个重要根源。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同样与楚灵王有关,参见《左传·昭公元年》楚王汰侈而自说其事,必合诸侯。吾往无日矣。子产曰:“不数年,未能也。”言下之意,这绝非一日之功,是需要多年的准备才可以的啊。这是正解本章的判据。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是通常的句读。把‘一日’解读为‘一旦’,作为条件的假设,这在论语中,没有这样的用法。一日就是一日,没有一旦的意思。另外高颂,通常的解读把‘归’当‘称’,这在逻辑上不可能成立,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归仁焉?问题的提出,提示大家看问题要看实质,而不能只看表面、看一时。参见《左传·昭公四年》楚子合诸侯于申。椒举言于楚子曰:“臣闻诸侯无归,礼以为归。今君始得诸侯,其慎礼矣”。慎礼,言下之意,若‘非礼’,何以归?

为仁由,此‘由’是根据、理由。呼应‘非礼’的普遍存在。参见:观,其所由。

己而由,此‘由’是方式、路径。呼应‘勿视、听、言、动’。参见:谁能出不由户?

人乎哉?这里以楚灵王做‘人’的‘非人’为反衬。喻:人物,人杰,人的楷模。

非礼,有了‘礼为仁’的要求,加上‘为仁由’的依据,才有了‘非礼’的判断。这里同样是在说楚灵王的故事,正是一系列的‘非礼’,才导致了他的‘非命’。

注意:此‘颜渊’开篇第一章,开讲‘由表及里’这一主题。‘仁’,是一切的根据。

本章中,克己复,是表;礼为仁,是里。为仁由,是里;己而由,是表。

本章句读,世所罕有。以此而看孔子,您觉得孔子说得在理吗?

通解:颜渊问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能克制自己,符合于礼,天下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细目。”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看,不符合礼的不听,不符合礼的不说,不符合礼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辨析:克己复礼,就是仁。不问‘克己复礼’的动机与目的,这样行吗?比如对‘天下归仁’的解读,马上就暴露了‘克己复礼’的目的是沽名钓誉,这,能称为‘仁’吗?

[img]

关于论语第十二章颜渊篇和论语第十二章颜渊篇各句评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