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纪事本末(左传纪事本末翻译)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左传纪事本末,以及左传纪事本末翻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历史上的高士奇
历史上的高士奇
高士奇是清代康熙年间的官员,曾经官至正一品。历史上高士奇是贫寒人家出身,他凭借着博学多识的才华被康熙所重用,此后高士奇一生都在效忠于康熙皇帝。
高士奇(1645~1704),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市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清代官员、史学家。
早年家贫。康熙十年(1671年)入国子监,试后留翰林院办事,供奉内廷。康熙十四年,授职詹事府录事,不久升内阁中书。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康熙十八年后,历任翰林院侍讲、侍读、侍读学士、《大清一统志》副总裁官、詹事府少詹事。
康熙二十八年随帝南巡。冬解职归里,居平湖。康熙三十三年奉召入京,充《明史》纂修官。康熙三十五年三次随康熙帝西征,深得信赖。
翌年,以养母求归,特授詹事府詹事。康熙四十一年升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加正一品,以母老未赴。卒后追谥"文恪"。
高士奇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他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江村销夏录》、《扈从西巡日录》、《经进文稿》、《天禄识余》、《随辇集》、《北墅抱瓮录》、《左传国语辑注》等。
高士奇的轶事典故
有一年,康熙南巡来到杭州灵隐寺,寺院住持见皇帝兴致不错,便率领僧众跪在康熙面前,恳请他给灵隐寺题写一块匾额。康熙向来喜欢舞文弄墨,袭迟哗对僧众的这种“强烈要求”,自然旦者不会拒绝。
可他那天真是太兴奋了,手一挥,就将繁体“灵”字上部的“雨”字拍行写得过大,中间并排的三个“口”和下部的“巫”,简直无从下笔。
高士奇见状,马上明白康熙遇到了难处,于是赶忙在手掌上写好“云林”二字,然后假装上去磨墨,悄然摊开手掌,故意露给康熙看。康熙也就将错就错,写下了“云林”二字。灵隐寺另有“云林寺”这一别名,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一次,康熙登临泰山,与大学士明珠和高士奇一起站在一座偏殿的中央,康熙一时来了兴致,就笑着问身边这两个亲信大臣:“今儿咱们像什么?”明珠回答说:“三官菩萨。”高士奇马上跪在康熙面前,高声回奏说:“高明配天!”明珠听了,既惊且惭,额头上汗都吓出来了。
[img]关于左传纪事本末和左传纪事本末翻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