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史记(大唐史书)

35 0 2024-05-26

大唐史记

简介

《大唐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系统记载了唐朝289年的历史。它由唐朝官修,历时数十年完成,具有权威性和史料价值。

一、成书经过

起初修撰: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命房玄龄、魏徵等史官开始修撰《大唐史记》,时称《起居注》。

大唐史记

简介

《大唐史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学著作,系统记载了唐朝289年的历史。它由唐朝官修,历时数十年完成,具有权威性和史料价值。

一、成书经过

起初修撰:

唐太宗贞观六年(632年),命房玄龄、魏徵等史官开始修撰《大唐史记》,时称《起居注》。

中途停滞:

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因遭酷吏周兴等迫害,房玄龄、魏徵等史官被免职,修史工作中断。

继续编纂: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命刘知己、武三思等人续修《大唐史记》,改称《则天实录》。

定名《大唐史记》: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恢复修史,并定名为《大唐史记》。

最终定稿: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由姚崇、宋璟等人最终定稿。

二、内容概要

《大唐史记》共200卷,分为十二纪、八表、十志、一百七十二列传。

十二纪:

记载了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的皇帝年表。

八表:

主要记载了地理、职官、选举、刑法、经济等方面的制度变革。

十志:

记录了礼仪、音乐、天文、历法、兵制、刑法、水利、食货、艺文等方面的史实。

一百七十二列传:

收录了唐朝历代文臣武将、高僧名士、藩镇割据者的传记。

三、特点及史学价值

史料丰富:

《大唐史记》大量引用了《起居注》《实录》等一手史料,内容翔实,为研究唐朝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编纂严谨:

修撰者遵循史学原则,力求客观公正,对史料进行了仔细考证和编排。

文笔朴实:

行文简洁流畅,不尚浮夸,体现了唐朝史学务实严谨的风格。

史学地位:

《大唐史记》是中国二十四史之一,是唐朝史研究的重要基础文献,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