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王制原文及译文(礼记王制翻译)

56 0 2024-03-24

礼记王制原文及译文

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经典书籍之一,包括了《大义》、《中庸》、《丧服》、《礼运》等多个书篇,其中《礼记•王制》是包括官制、律令、礼仪等各方面的详细制度规定。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礼记•王制》的原文及译文。

多级标题:

第一篇 官制

第二篇 律令

第三篇 礼仪

第一篇 官制:

《礼记•王制•官制》原文:

凡官,員如其名。五等:公、侯、伯、子、男。禄以其二千石、六百石、三百石、二百石、百石。凡大國之公,常食客二百人;侯,常食客一百人;伯,常食客五十人;子,常食客三十人;男,常食客二十人。公不譲位,不送客;侯擇日不越三百里,不除位,不送客;伯擇日不越二百里,不除位,不送客;子擇日不越一百里,不除位,不送客;男擇日不越五十里,不除位,不送客。公、侯、伯、子,進爵如封之制;男進爵什一,及十年賢,進封爵。

礼记王制原文及译文

简介:

《礼记》是中国古代经典书籍之一,包括了《大义》、《中庸》、《丧服》、《礼运》等多个书篇,其中《礼记•王制》是包括官制、律令、礼仪等各方面的详细制度规定。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礼记•王制》的原文及译文。

多级标题:

第一篇 官制

第二篇 律令

第三篇 礼仪

第一篇 官制:

《礼记•王制•官制》原文:

凡官,員如其名。五等:公、侯、伯、子、男。禄以其二千石、六百石、三百石、二百石、百石。凡大國之公,常食客二百人;侯,常食客一百人;伯,常食客五十人;子,常食客三十人;男,常食客二十人。公不譲位,不送客;侯擇日不越三百里,不除位,不送客;伯擇日不越二百里,不除位,不送客;子擇日不越一百里,不除位,不送客;男擇日不越五十里,不除位,不送客。公、侯、伯、子,進爵如封之制;男進爵什一,及十年賢,進封爵。

《礼记•王制•官制》译文:

凡是官职,官员的名称与他们的职位相对应。分为五个等级:公、侯、伯、子、男。他们的俸禄分别为:二千石、六百石、三百石、二百石、一百石。对于大国的公,每餐常有两百名客人;侯则为一百名;伯则为五十名;子为三十名;男为二十名。公不得让位,也不能送客;侯在选定时间内不可以超过三百里,不得剥夺官位,也不得送客;伯则不得超过二百里;子则不得超过一百里;男不得超过五十里。公、侯、伯、子在晋升爵位时,逐渐进爵,就像封爵一样;男则每十年进爵一次,直到十年后有功,才能晋升封爵。

第二篇 律令:

《礼记•王制•律令》原文:

凡律不違理,羞不離其義。詔曰:「無私,無偏,無欺,無罔,正人君子之所行也。」尊賢而親刑。制不振,則法不行;法不行,則民弛矣。故曰:「律不可不察,刑不可不明也。」

《礼记•王制•律令》译文:

所有的法律规定都不能违背逻辑,尴尬不离开本意。制定法律的指示是:“不偏袒,不欺骗,不背离正人君子的行事准则。”尊重贤者,亲近刑罚。如果法律规定不能得到实施,那么法律就不能得到完全的实行,这样会导致人民的坏习惯产生。因此,说“法律不能不被调查,刑法不能不被明确”。

第三篇 礼仪:

《礼记•王制•礼仪》原文:

凡事以禮,禮存則容。詔曰:「王者莫不通禮,則百官莫不亦通禮矣。」禮不苟合,則容不苟成。詔曰:「禮有常,常無變也;禮有度,度無過也。」故曰:「王者之問,不在迂方,不在羅纍,而在於禮義。禮有義而後成,成而後可以行。」

《礼记•王制•礼仪》译文:

在所有的事情中,按规矩办事,如果规矩存在,那么就会容易处理。制定规矩的指示是:“没有国王不懂礼节,因此各部门也都应该懂礼节。”如果礼节规矩不是粗口而是规范的话,那么处理事情也就不是达到某种要求。规范礼节有固定的标准,可测量的,量也可控制。所以说:“国王的问题并不在于虚伪,也不在于装饰,而在于礼仪的准则。礼仪有依据,才能成为整体,成为整体后,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