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本(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版本电子书)
简介:
《资治通鉴》是一部中国史学经典巨著,由宋代司马光撰写而成,包括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至宋钦宗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083年)的中国历史。该书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是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多级标题:
一、《资治通鉴》的编写过程
二、《资治通鉴》的体例和内容
三、《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内容详细说明:
一、《资治通鉴》的编写过程
司马光于公元1019年开始着手编写《资治通鉴》,历时十余年完成。编写这部书的初衷是为了缩短编写史书的时间,减少历史资料的冗杂,以便更好地总结和研究中国历史。其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将历史事件按照年代先后顺序排列,便于读者查阅和比较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
简介:
《资治通鉴》是一部中国史学经典巨著,由宋代司马光撰写而成,包括从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至宋钦宗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083年)的中国历史。该书对中国历史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具有极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是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多级标题:
一、《资治通鉴》的编写过程
二、《资治通鉴》的体例和内容
三、《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内容详细说明:
一、《资治通鉴》的编写过程
司马光于公元1019年开始着手编写《资治通鉴》,历时十余年完成。编写这部书的初衷是为了缩短编写史书的时间,减少历史资料的冗杂,以便更好地总结和研究中国历史。其中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将历史事件按照年代先后顺序排列,便于读者查阅和比较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
二、《资治通鉴》的体例和内容
《资治通鉴》一共卷帙数为294卷,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前秦、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每一卷都按年代顺序排列,按照政治、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分类记录了当年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政治制度等方面信息。这种年代记事本的体例,让读者可以快速、便利地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和人物传承。
三、《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资治通鉴》的出现为中国历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激活了后代历史学家的编史和写史热情。无论是社会主义中国,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都将《资治通鉴》作为编纂国史的重要参考。在中国历史学研究和教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它以其完备的编年史特色、科学的历史研究方法和丰富的历史资料成为中国历史学研究和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