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子思是什么关系(孟子子思子关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孟子和子思是什么关系,以及孟子子思子关系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孟子,孔子,子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 2、孔子的孙子,子思,名字是什么?他是孟子的老师吗?
- 3、孟子、孔子、子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 4、孟子的师傅到底是不是子思?
- 5、孟子、孔子、子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孟子,孔子,子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孔子在儿子孔鲤去世后,把孙子孔汲托付给年富力强的弟子曾子,曾子把孔子的孙子培养成一代述圣即子思子氏册,后来子思子弟子的弟子又培养了亚圣孟歼亩宏子,这就是思孟学派,宗圣曾子是孔孟学说思孟学派的承上启下者。
《论语》中,为什么尊称曾参为曾耐告子,这说明最后编辑定稿《论语》的是曾子的后人弟子!
宗圣曾子是古代的圣贤与孝子;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是儒家文化的正宗传人;是思孟儒学的承上启下者;是孔子晚年托孤寄孙的人!
[img]孔子的孙子,子思,名字是什么?他是孟子的老师吗?
子思,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孙.生于东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终年八十二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枯清键家.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不是孟子老师,子思的门人再传孟正枣子,因此可以说子思是孟子的祖师爷:没巧)
孟子、孔子、子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孟子和孔子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被人并称为“孔孟”,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和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
1、孟子
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睁段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韩愈《原道》将孟子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树宸”,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2、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
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3、子思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罩岩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
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既有大成至圣悉闷誉,则有亚圣。既有《论语》,则有《孟子》。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也始终相配合。
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科学家专家组组长李学勤先生指出:郭店楚简中儒家著作是孔孟之间缺失的重要链环。
孔孟之间的传承应是:孔子--曾子--子思--子思门人--孟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思
百度百科——孔子
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的师傅到底是不是子思?
孟子的师傅到底是子思。
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
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森闭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
扩展资料:
子思作为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对后世产生的较大影响,主要还在于他的思想方面,特别是他的中庸思想。“中庸”是指以不偏不倚瞎卖、无过无不及的态度为人处世,“中”是“中和、中正”的意思,“庸”是常、用的意思。
“中庸”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一书中,然而它作为一种思想方法却有久远的历史渊源。据说,尧让位于舜时就强调治理社会要“允执其中”。周公也力倡“中德”,他曾经强调折狱用刑时要做到“中正”。
在古代材料的基础上,孔子进一步提出了“中庸”的概念,把它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后来,子思作《中庸》一书,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该书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和自然法则,讲述天道和人道的关系,把“中庸”从“执两用中”的方法论提到了世界观磨春逗的高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子思
孟子、孔子、子思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孔哗山子三传的弟子,是战国人.
孔子温文儒雅,也就是孔子成仁.
孟子有点肢猛侠气,也就是历芦桥孟子取义.
子思我不清楚.
关于孟子和子思是什么关系和孟子子思子关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